西来意颂【宋】汾阳善昭禅师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庭前柏树地中生”,“庭前柏树”譬喻诸佛所证之真如实相。此真如实相非真非妄,无始无终,遍周灵蠢,旁礴华戎。“不假牛犁岭上耕”,实相无相,一尘不立,不必造作修持,不假于牛梨等外物而道本天成,一切具足,无坏无成。“正示西来种千路”,赵州庭前柏之语,即是对“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的答复,意在说明千条道路,都是入道之门,头头物物,都显示着西来密意。路路指归,法法圆融,正是“山河即大地,全露法王身”。“郁密稠林是眼睛”,真如实相无相无不相,非断亦非常。即使是郁密稠林,也是西来意的眼目之所在。大道遍在坤宇,自性廓周沙界。
发布时间:2024-01-04
一切佛法,可分二类:一者大乘,二者小乘。中国所传多属大乘教理。但未能普及于社会,故向来中国习惯,佛法专为出家者所负担。亦未能实现于人之行为。故向来出家者多深山修道以求个人解脱,致佛法成为消极。今欲救此弊端,使大乘佛法真义普及社会而实现于人之行为,故揭题二义:曰现实,曰精进。大小乘者,从喻立名。乘、谓车乘,用以运重致远。运量大者为大车,如今之火车等是,运量小者为小车,如人力车等是。故佛法谓能自度度人者为大乘;独善其身者为小乘。中国一般人向来信佛情形:下焉者、多至寺院,对于佛像烧香礼拜,或求现在安乐或求未来福报;上焉者、则求个人解脱。此等皆非佛法真义,然则佛法真义者何?乃现实主义的;精进主义的。现
发布时间:2024-01-03
幽居即事【宋】宇昭法师扫苔人迹外,渐老喜深藏。路僻闲行远,春晴昼睡长。余花留暮蝶,幽草恋残阳。尽日空林下,孤禅念石霜。本诗描写了一位深藏乐禅的幽居者的心境。首二句写一个德腊俱高的老僧人喜爱幽居在尘世之外,于晨起扫苔净石的恬淡生活。扫苔之后,他会信步经行于僻静的小径;当春和日暖时,安心地午休;当残阳西下时,他去赏花观蝶。那余花幽草如此依偎着暮蝶残阳,而这暮蝶残阳又何尝不是韶华易逝、人生无常的真相呢!
发布时间:2023-12-31
日光遍照菩萨圣诞2023 12.31 农历冬月十九惟日在天 光明朗耀 山川幽谷 无处不照垢不能浊 晴不能昏 如水中影 似影中痕心在众生 至神至灵 与佛无二 况比丘僧莲出淤泥 香洁不染 摩尼处秽 光明不减是故至人 超乎垢尽 不处形骸 岂拘凡圣破坏威仪 示同游戏 肉眼着相 不知谁是不出户庭 身遍十方 本无去来 如日之光即生盲人 赖以成事 色相庄严 犹是唾涕其迹如空 其应如风 随处示现 不约而同一日千古 一心万劫 是故大士 其神不竭——憨山大师《日光菩萨赞》日光菩萨的名号与功德日光菩萨,又作日曜菩萨、日光遍照菩萨。圣号有“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之义。因为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
发布时间:2023-12-31
12.29 冬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于佛教稍有接触的人,对“阿弥陀佛”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寺院的围墙上,殿堂中的幢幡上,经书画像上,乃至佛弟子的口中,时常能看到、听到“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但“阿弥陀佛”是谁?他现在在哪里教化众生?十方三世诸佛无量无边,为何学佛的人会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常常挂在口边呢?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
发布时间:2023-12-29
十玄谈之转位【宋】同安常察禅师披毛戴角世间来,优钵罗花火里开。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披毛戴角世间来”,禅者已发大菩提心,无所畏惧,为酬愿度生就算披毛戴角也要到世间来,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优钵罗花火里开”,优钵罗花是印度一种清香娇嫩的花,像兰花一样,生长于幽谷。就算在火焰里,优钵罗花也不怕,正如观世音大士“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烦恼海中为雨露”,在烦恼海中,禅者要像雨露润物一样,为众生、万物作甘露妙雨,遍撒人间。“无明山上作云雷”,而对着无明山岩,禅者要作大雷震,作狮子吼,惊破世人生死大梦。
发布时间:2023-12-27
咏竹杖【宋】汾阳善昭禅师一条青竹杖,操节无比样。心空里外通,身直圆成相。渡水作良朋,登山堪倚仗。终须拨太虚,卓在高峰上。这首咏竹诗借鉴了民歌句式的歌行体,整齐而活泼,于谨严整饬之中,别具一番清婉明快的情致。竹杖颜色青莹,节操卓越高古,它心空、身直、形圆,帮助人类渡水登山,攀越巅峰。从诗学喻象来说,竹色青、节操古,象征人的韶华正盛、风操卓异;竹子心空,象征人的虚怀若谷; 竹子外圆,象征人的圆融通达。拄立高峰,喻帮助人类到达崇高的境界。但这首诗这所以写得好,还在于它的禅味,恰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在澄澈清新的诗句中,蕴含着深妙。节操无比,形容参禅者迥异于世俗的节操;而参禅者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心中的
发布时间:2023-12-22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看话头先要发
发布时间: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