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已经一百二十岁的老人,而且又是开悟的圣者,对世间早就没有丝毫的留恋,经过这次事件以后,他更深深的厌离世间,他想:“这个世间真没有办法,佛陀涅槃未久,谬解佛法的人就这么多,未来教团中有邪知邪见的更不用说,我为佛陀诵出大法,而人们仍我见我执,并不依法奉行,我在世间上还有什么用呢?”阿难陀这么想时,自然就怀念起佛陀,更连想到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诸大弟子,他又继续思惟道:“啊!这些人如同飞鸟追随飓风一般进入涅槃,众多的圣者中,现在只剩下我一人,如同被砍光的森林一般,留着一颗大树也不能遮风挡雨,人间很寂寞,我也进入涅槃吧!”阿难陀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下了决心,把大法流传的责任付嘱给他久已培植的弟
从前有一个老人,穷困孤独,生活很艰难,有一次买到了一把斧头,这斧头是所有宝物当中最好的,可是他不知道,用这把斧头砍树干做手杖,卖手杖勉强维持生活。斧头用得久了,就快磨损完了。这时他遇上一位外国的大商人,人称萨薄。萨薄看见这把斧头,知道是把宝斧,便问老人:“你卖这把斧吗?”老人回答说:“我靠这把斧做手杖以维持生活,不卖。”萨薄又说:“给您老人家一百匹绢,您卖吗?”老人以为他在开玩笑,不搭理他。萨薄又说:“您为什么不答话呀?我给您二百匹绢!”老人怅然,不高兴。萨薄又说:“您要嫌少,我就再添,老人家您为什么不高兴呢?我给您五百匹绢吧!”老人大哭,说:“我不恨绢少,只恨我愚蠢,这斧本来有一尺半长,用来
佛陀涅槃后,继承佛陀衣钵的是被尊为首座的长老大迦叶,二十年后,大迦叶已经一百多岁,他就往鸡足山里面涅槃。在他临走时,他把佛陀的家业传嘱给阿难陀,阿难陀以将近八十岁的高龄,继承法统,像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样的自然,这就是佛陀当初对他的希望。如此,佛法在阿阇世王的护持之下,很平和的弘扬开来,自从大迦叶入灭以后,亲近过佛陀的大弟子恐怕就剩下阿难陀一个人,领导着教团的阿难陀,年龄也一年比一年高,当他一百二十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在过路中,听到一位青年比丘正诵着佛陀讲过的偈语,那位比丘诵的是:“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见之。”阿难陀一听这首偈语被诵得错误得离谱,简直可说是牛头不对马嘴,就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今日凌晨2点19分,已到秋分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对半而且正当秋季九十日之半,故名秋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此后昼越短,夜越长,寒意也越来越明显久历酷暑的杭州都在这几日体验到了秋的清凉而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也降到了22℃以下目之所及皆为秋色,已经是物候上的秋天了大雁南飞,候鸟迁徙,暑伏远去山色不浓不淡,水流不疾不徐,空气不冷不热高远天空,灿烂阳光,自然万物阴阳对称大自然就这样默默呈现出均分之美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阴气渐盛,雷也回归收声的安静标志暑气的终结与秋寒的开始二候蛰虫坯户陪伴我们一路
阿难陀受此打击,不敢强辩,他究竟是一个尚未开悟的身分,王舍城的安居又迫在眼前,经典诵出的大任,他可以稍微猜测得出来,在这极重要的时候,徒劳的玩弄饶舌,有什么利益?生性就温和让人的他,就预备起程南下。他不是不知道自己修行的程度,但他生来就是易为群众的愿望所支配的性格,一直被俗流所激荡,一直在代人受过,一直给一些以道学自居的人冷嘲热讽,跋阇弗的责怪,像锐利的箭矢一般,大大伤了他的心,他从此发愿将向外的心转向于内,祈求早日开悟。阿难陀到达王舍城时,已经是结集经典的前一天,这时被推为首座的大迦叶尊者,选了五百位大比丘参加,这五百位大比丘都是证果的罗汉,因为阿难陀他还没有开悟的缘故,所以没有把他的名字列
编者按:在六十一岁这年,李白与宣城窦长史登上了九华山,这是他第三次登临九华山了。因为窦长史大病不愈,希望供奉地藏菩萨以祈求康宁,请李白为地藏图像写赞。暮年的太白欣然允诺,并且在序文中介绍了事件始末,写下了人生中唯一一首菩萨赞诗——《地藏菩萨赞》。地藏菩萨赞并序唐·李白大雄掩照,日月崩落。惟佛智慧大,而光生死雪,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独出旷劫,导开横流,则地藏菩萨为当仁矣。弟子扶风窦滔,少以英气爽迈,结交王侯,清风豪侠,极乐生疾,乃得惠剑于真宰,湛本心于虚空。愿图圣容,以祈景福,庶冥力凭助,而厥苦有瘳。爰命小才,式赞其事。赞曰: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五彩图圣像,悟真非
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叫做博罗吁罗的村子。村里有一位商人,名叫称伽拔吒,他本是一位长者的儿子,家境一直十分富有,后来家业衰败,就变成了穷人。他的亲戚们都瞧不起他,不把他当人看待。他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跟着一群伙伴来到大秦国。他在大秦国得到许多财宝,就回国了。这时他那些亲戚们听到这件事,就各自摆设好饮食、香花、伎乐,到路上来迎接他。称伽拔吒穿着一件平常的衣服,走在伙伴前面。他以前贫穷时年纪尚小,后来得到财宝时,年纪已经老了,前来迎接他的那些亲戚们都已经不认识他了,就问他道:“称伽拔吒在哪里?”他回答说:“还在后面。”亲戚们来到后面的伙伴中,又问道:“称伽拔吒在哪里?”伙伴们回答说:“前面过去的那个人
佛陀涅槃后,如同离开慈母的婴儿一般的阿难陀,参加佛陀荼毗的仪式圆满后,独自的回到精舍里思念着恩师佛陀,这时几日来的疲劳一起涌上身来,感到身体不适,他就把自己关在房中静心,每天只喝一点点乳汁,什么东西也不吃,什么话也不讲,就这样生活、静思,一共过了三天!三天后,他赶往南方王舍城,因为那边四月十五日安居要结集佛陀的经典,阿难陀虽然还没有开悟,但在佛陀的教法中,他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他不能不为法忘我的前去为佛陀法身慧命报效微劳。在途中,他曾弯路到毗舍离国去了一次,有一些跟随他的比丘就因此和他失散而各自去行脚,为了此事,他到达王舍城时,曾被严厉的大迦叶诃责一顿,他默默的忍受,不敢和大迦叶尊者说理。现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