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宋】此庵守净禅师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这“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潺潺流水向山下流着,片片白云在山洞前飘浮,一切都只是自然无心的流布。“非有意”与“本无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无心即远离一切妄念尘劳,处于不执着、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宗镜录》云:“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人生若得如云水”,人生在世,如果像云朵一样无心而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高取封闭,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这是多么地洒脱自然!“铁树开花遍界春”,如果能做个无心道人,那么就如同铁树开花一般,自是超凡入圣,稀有难得!佛法并无特别处,
发布时间:2025-01-10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开创此宗的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就称为临济宗。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姓邢氏,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受具戒,便慕禅宗。起初在黄檗希运禅师会下随众参侍,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见师行止乃叹曰:“虽是后生,与众有异。”遂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候?”师曰:“三年。”州曰:“曾经参问过和尚吗?”师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州曰:“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便去。问声未绝,黄檗便打。师下来,州曰:“问话作么生?”师曰:“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州曰:“便更去问。”师又问,黄檗又打
发布时间:2025-01-08
农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本师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已成就正觉,为了化度众生,才数数示生、频频现灭。此番出世,在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示生于中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为悉达多太子。其母摩耶夫人于四月八日入毗岚尼园游观,见无忧树花盛开,以右手攀枝欲取,太子即于右胁诞生。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周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到了十九岁那年,太子于二月八日夜半时,乘乾陟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为了向当时印度众多修行者说明外道皆非正法,所以用了五年的时间游历各处,
发布时间:2025-01-06
悟道偈【宋】佛灯守珣禅师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纲,透得牢关即便休。守珣禅师广参善识,但是仍然不能契机,于是前往太平参访法演座下“三佛”之一的佛鉴慧勤禅师。但佛鉴禅法冷僻孤绝,仍然难以契入。一筹莫展的守珣禅师于是将被衾封轧起来,立下誓愿说:“今生如果不能开悟取证,誓不打开这衣被。”一天,佛鉴慧勤禅师上堂对大众说法道:“森罗万象,无非一法所印现。”守珣禅师听了之后,如草木重光,豁然开悟,踊跃欣喜,不能自已。佛鉴禅师看了笑道:“说!说!你悟道了什么?”“弟子终于体悟到灵云志勤禅师‘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的心境了。”佛鉴紧紧诘问道:“如何是灵云不疑之处呢?”守珣坦荡回答
发布时间:2025-01-05
示看经僧【宋】龙门清远禅师句义纵横那畔彰,五千余卷总含藏。如何不觅根头意?空看枝边木叶黄。真如妙性不在有言,不在无言,不碍有言,不碍无言。一大藏教,“五千余卷总含藏”,横说竖说,都指向这言语道断处。如果看经僧不能超越语言文字,而是拘泥于语言名相的义理,看到的毕竟只是思想凋零枯黄的残片,无法体悟到存在于语言文字之外的真谛,终究无法悟入。所谓“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如何不觅根头意?空看枝边木叶黄”,作为师家,要不立文字,不废文字;作为学人,要善用语言舟筏,不可深陷思维怪圈。僧问智愚“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意旨如何,意思是说只要使用建立在有无二分法基础上的语言,就像葛藤缠绕枝干一
发布时间:2025-01-02
忆住一师【唐】李商隐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我无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进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事”即“无端”,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的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
发布时间:2024-12-28
颂古【宋】佛性法泰禅师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本诗是吟咏九峰禅师“无心合道”的公案。有僧问“十二时中如何合道”,九峰答:“无心合道。”何谓无心合道?犹如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水中蹄,水中嘴连岸上嘴。驴饮江,江饮驴,一片天机,无容凑泊。能所双亡,圆融互摄。全诗描绘的是超越主客对待、人我两分、脱落一切分别执着的证悟道境。“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正如大慧宗杲禅师所说,在如如的一真境界里,“心即圣,圣即凡;我即尔,尔即我;天即地,地即天;波即水,水即波;酥酪醍醐,搅成一味;瓶盘钗钏,熔成一金。”
发布时间:2024-12-24
送僧超鉴【宋】大慧宗杲禅师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诗中首名“桶底脱落大地阔“,形容禅者明心见性、迥脱根尘的悟道境界,出语非凡。该句出于千代能尼师的一则公案,在一个月明之夜,千代以一个旧桶提水,因桶箍破裂使得桶底脱落,刹时豁然彻悟,心得自在。作了一偈,以记其事: 扶持旧桶,桶底忽脱。桶里无水,水中无月!诗中第二句写出禅者悟到生死的本来面目,譬如碧潭清澈,了无挂碍,一片空明。这种意象化手法正显禅门之手段高妙。后两句则点出禅者的广大菩提之心:化作红炉白雪,撒向人间,照亮众生的迷途。此句意蕴甚妙,“红炉白雪”,本自虚妄,了不可得,喻指禅者即使广化众生无数,但却无
发布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