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傅大士在杭遗迹主要集中在凤凰山的右翅,即将台山一带。因年代久远,龙华禅寺的位置只能根据文献大致判断。翁福清先生在《八卦田非南宋籍田辨》一文中曾对“龙华寺”具体位置有考证:龙华寺故址就在“富春江水泥厂内,其西边正好是‘八卦田’即南宋郊坛(丘)遗址。”这一结论恰能与韩元吉《龙华寺傅大士真身像》诗中第一句“古寺郊丘侧”互为印证。将台山上开山采石留下的山体裸露疤痕(即富春江水泥厂旧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台山是水泥厂的采石场。过度的人工采石,削去了南麓的半座山体,崖壁上形成约两万平方米寸草不生的岩面,大片裸露在外,和周围景区的大环境很不协调,也很难通过种植被来修复。龙华寺
发布时间:2021-07-03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是无我观。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阴是盖覆,遮盖起来的意思。因为有五阴,我们的真性被它遮蔽了,才会有种种的痛苦产生。《心经》说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五阴的同义异名,只是旧译为五阴,后来玄奘大师的新译,翻成五蕴,蕴是积聚,集合在一起的意思,五蕴就是集合了五样东西,使我们感受生死。至于五阴和五蕴的分别,前者是从因上来讲的,后者是从果上来讲的。一、色︰变坏、质碍的意思。我们所见到的物质,都是属于色法,凡是物质,都是占有空间,有阻碍的,也都会变坏
发布时间:2021-07-03
禅那波罗蜜,译名静虑到彼岸,又名三昧,又名定,华梵双语,称名禅定;禅定能止息妄念,摄心不乱,是学佛必修课程。人之意念,往往散乱不羁,难以控制。世间上的殷商巨贾,虽然能够纵横商场,所向无敌,却无法征服自己内心的颠倒妄想;即使英雄豪杰,驰聘沙场,杀人如麻,也无法杀害自己心中的烦恼贼,竟然纵容烦恼贼,自劫家宝,真的是人生憾事。佛教教人修习禅定,正念真如,澄清妄念,不但可以征服心中的烦恼贼,恢复身心的宁静与健康,还可以启发智慧,广办佛事。禅,并非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培养心志,积极承办佛事的原动力。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古人运水搬柴,不离三昧,并不止于蒲团打坐。特别是
发布时间:2021-07-03
前文回顾:华严法会|《华严经》是如何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汉译本介绍(上)《六十华严》虽已译成华文,但经文中尚有缺而不全者,意义无法连贯。华严三祖法藏法师(即后来之贤首国师)曾奉诏宣讲《六十华严》,在讲经时感觉其中文有不连贯之处,一直希望有机会来补充。正好当时有中印度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华言日照),因为深慕玄奘法师的为人,于唐高宗永隆初年杖策来游,径至中国弘法。日照三藏也是一位华严学者,法藏法师遂将经文缺少之处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原携有梵本《华严经》,乃与之相对校勘,才知道是脱落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中,自四十二参摩耶夫人后至五十二参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位善知识;又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
发布时间:2021-07-01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四十一尊至第一百五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伍拾肆尊直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直意尊者铜像诗 偈心宽体胖性逍遥,未知人间有忧愁。吾人学得三分像,花香鸟语慰寂寥。偈解心胸开阔,为人旷达,便会乐得逍遥自在;如果我们能学得其中三分,即便只有花香鸟语,也不会觉得寂寞空虚。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烦恼缠身,忧愁无计的时候,不妨试着放开心怀,不去在意,自然也会变得快乐、充实。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半结跏趺坐,左手扶座,右手捋须,神态安详
发布时间:2021-06-30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圣贤随隐,外道竞兴,世间没有大乘根器。作为大乘经典,且是释尊一代时教根本法轮的《华严经》也隐而不传。直到六百余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世间,《华严经》方流传人间。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载,龙树经大龙菩萨引入龙宫见到之《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上本、中本颂数、品数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隐而不传,至于所传之下本,即有十万偈。龙树在龙宫用九十天的时间将十万偈的华严经背诵下来带到印度,在印度广为流传。《华严经》流传于中国的汉译本,则主要有前后三译: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
发布时间:2021-06-29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四大苦空,这是苦空观。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外在的山岳大地是地大,海洋河川是水大,阳光、气温是火大,空间的气流和自然界的风,是风大。地水火风遍于整个宇宙,它的威力很大,所以称为四大。佛法说人体也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地大,它的性质是坚固的,头发、汗毛、皮肉、指甲、牙齿、筋骨等,都是坚硬的,属于地大。水是湿性,人体的津液、血液、眼泪、鼻涕、大小便、汗等水分,都是属于水大。火是暖性,人身的体温,就是火大。风是动性,人的呼吸属于风大。如佛经所说,盖身为众苦之本,四大如四毒蛇,共叙于
发布时间:2021-06-28
前文回顾:精进:梵语毗梨耶波罗密,译名精进到彼岸,精谓专精不杂,进是进而不退。精进拣非懈怠放逸。小乘圣者精于佛法,专于善行,勤于进取,努力调摄身心,灭恶生善,谓之精进。大乘菩萨,精于六度万行,勤于利生事业,修习诸波罗密,身不懈怠,心不疲劳。如《大般若经》所说:“久处生死,修诸功德,心无退转,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密。”唯有大乘菩萨,入世救世的事业、度众的职责,将无止境、永无尽时。菩萨精进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既精于上求佛道,还要进而下化众生;菩萨的精进,应该是勤修六度万行,勤于教化众生。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诸佛菩萨的救世工作,利生事业,永无穷尽,是名精进到彼岸。精进有三种:披甲
发布时间: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