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②

编辑:两车 日期:2021-06-28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四大苦空,这是苦空观。


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外在的山岳大地是地大,海洋河川是水大,阳光、气温是火大,空间的气流和自然界的风,是风大。地水火风遍于整个宇宙,它的威力很大,所以称为四大。


佛法说人体也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地大,它的性质是坚固的,头发、汗毛、皮肉、指甲、牙齿、筋骨等,都是坚硬的,属于地大。水是湿性,人体的津液、血液、眼泪、鼻涕、大小便、汗等水分,都是属于水大。火是暖性,人身的体温,就是火大。风是动性,人的呼吸属于风大。如佛经所说,盖身为众苦之本,四大如四毒蛇,共叙于一箧,若一大不调,则生一百一病,若四大不调,则有四百四病,故知身为苦聚。

《大宝积经》说:“身为苦器,苦所逼故。身为苦聚,五蕴生故。”四大是苦,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个苦器,专装痛苦的。人生除了生老病死苦以外,痛苦可多了,例如:为了生活起居,必须劳碌奔波,为了眷属儿女而牵肠挂肚,是种痛苦。还有求不得苦,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偏偏得不到,失望的痛苦也是很难受的。跟我们要好的人、我们最亲的人,离开了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这种爱别离也是很苦的。我们不愿见到的人,竟然冤家路狭,常常聚首,也是很痛苦的。


《最胜王经》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报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然众苦虽多,不外乎六根于六尘境,三受之上,起三种苦,于顺情境上生坏苦,违情境上生苦苦,不顺不违中庸境上生行苦。六根对六尘,所受一根有三苦,六根即有十八苦,如是乃至一百八苦、八万四千无量诸苦,众生没在其中,谓之苦海。总之身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缘生缘灭,虚妄之法,究竟了无实体,因此说四大苦空。


佛教认为四大和合的身体不但是痛苦的,而且是空的,为什么说是空的呢?因为佛教讲缘起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起的,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就成功、生起来了,因缘尽了就分散、没有、空啦!我们的身体,由父精母血、四大和合而成,有一天死亡,因缘拆散,肉体腐烂,最后不存在,就空啦!所以说四大苦空。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