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安居,梵语varsa,是佛教术语,也叫雨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结夏安居是什么意思?结夏安居的意思就是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期间,佛教出家僧人集中修行的制度。在结夏安居的期间,参加修行的僧人不得随意外出。
结夏安居的由来
佛教传自古印度,现在佛教的很多习惯还是沿用那时,结夏安居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印度与中国的气候不同,一年之中存在雨季,在雨季期间,佛陀为 了避免僧人乞食困难,不受蛇类蚊虫的侵袭,以及避免伤害到草木虫蚁,故模仿印度当时外道的习惯,而制定结夏安居这一规定。
结夏安居的做法
僧团成员平日分成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以及在森林中独居的阿兰若比丘,各自修行。但在安居时,僧团的成员要聚会在一起,一同诵戒,纠正彼此的行为,同时分享修行心得。
在安居时,僧团会限定僧侣的活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称为结界。除非有要事,受父母或施主请托,僧侣不得离开僧团外出乞食,或独自别居。若真有要事,可向僧团请求,以七日、十五日为离开的期限,暂时请假外出。
安居期间,每半个月,由羯摩和尚召集僧团,作布萨羯摩。
先由长老诵出波罗提木叉戒本,提醒僧侣不要违犯戒律,并要求僧侣自我反省,举出不正当的行为。有违反戒律的僧侣,可以在此时向大众忏悔,接受僧团的处份,这称为诵戒,或布萨。
接着,僧团成员可以举出自己对戒律的疑义与看法。由上座长老判断,并经过僧团成员的一致同意,由大众自行决定戒律应该如何制定与施行,通过的新戒律就由僧团共同遵守。这称为羯摩。
在诵戒之后,僧侣可以各自依照自己的修行心得,在大众面前随意提出,与大众一同讨论,这称为自恣。
除了结夏安居之外,僧团另有冬安居的说法,即"坐腊",此为另一说,不过本质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