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禅师礼观音文,最有灵验,妙在行之密而且恒。若不密不恒,虽至圣亦何由无感辄应也。凡顶礼之法,静夜时,先于像前烧香供养,精持大悲神咒三五遍,以净坛。次合掌对像读赞观音文一遍。次至诚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三十二拜,乃跪诵观音文回向。如此行去,勿与人知,三年不辍,必得灵应。随其根行,所发戒定慧三品,各各有上中下不同,将藏中法华三昧修证之相,细自简察,庶不堕魔事。——蕅益大师《灵峰宗论·示颖生》一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二精持大悲神咒(三五遍)三赞观音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
发布时间:2022-10-12
观世音菩萨,有本有迹,《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这是显示菩萨之本。彼既成佛,而又示现菩萨,以大悲愿力,而救众生苦故,是菩萨之迹。《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释尊亦说:“观自在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十号具足。我于彼时,为彼佛座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令得成佛。十方如来皆由观自在教化之力故,于妙国土,得无上道,转妙法轮;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应供养。但常称名号,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何况至诚供养,其福无量。”据此,说明观世音菩萨本门深远,今现菩萨身,于极乐世界位居补处,与大
发布时间:2022-10-11
山光寺【宋】昙秀法师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这是一首意气风发的山水禅意诗。诗作借盛赞扬州山光寺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禅悦之境。《东坡题跋》云:“予在广陵,与晁补之、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首句的“乘兴”将诗人的意兴点题,点明一个出尘脱俗的衲子视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法身化现。古寺临流,显得何等古朴雅致,气象万千,只有用“胜气藏”三字方可包容。不仅扁舟、古寺、清流饱藏胜气,就连南风也通晓禅意,吹得江南春至,花木飘香,显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交织出一帙物我同春的浑然一如的天香图卷。在禅者眼中,世间一切皆是自性所起妙用,山川草木皆
发布时间:2022-10-10
佛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应化身,本觉性体即法身,始觉智圆即报身,慈悲应现即化身。法身,梵语毘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唯指本来清净理体。法身又包含两义:一、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具之天真佛性。二、离垢妙极法身,乃诸佛修德究竟所证之法界理体。报身,名卢舍那,意思是光明徧照,或者净满,唯指无上功德智慧。报身也有二义:一、自受用报身,即诸佛智断二德究竟实果。二、他受用报身,为被十地菩萨机,随其所好,见刹尘相好,一一相好,皆无分齐。化身,比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名释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化身唯指随机应现,如水中现月。化身也有二义:一、应现身,示现八相成道,比如释迦降生、出家、成道等相。二、变化身,无而忽有,
发布时间:2022-10-10
灵芝元照律师在《净业礼忏仪序》中说到,自己因为体验到了重病时的茫然无力,重新检点以往修行,顿觉前非,感到自己先前所发的要生生世世留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的大愿,“志虽洪大,力未堪任”,于是一改过去对净土法门的轻谤态度,转而深入学习净土法门:自是尽弃平生所学,专寻净土教门,二十余年未尝暂舍。研详理教,披括古今,顿释群疑,愈加深信。复见善导和尚专杂二修,若专修者,百即百生;若杂修者,万千一二。心识散乱,观行难成,一志专持四字名号。几生逃逝,今始知归。他把平生所学全部放下来,专门寻求净土教门,在二十多年里没有暂时舍开过。这种学习并不仅限于持名念佛的行门,而是建立在深入教海,对净土妙理都作了详细研究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2-10-10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念无念念,念,不是无,不是有,没有能念所念。行无行行,行菩萨道,不是无,但不许着相,也不是有,没有能行所行。言无言言,言,要讲经说法,不是无,但是讲经说法,无法可说,没有能言所言,不属于有。修无修修,要修行,不是无,但不许执着,不是有,没有能修所修。这四句一定要依着文义,会悟到自己本性上,这个法其实与我们很近,因为是我们的心法、本性。一旦迷惑,这个法则与我们不相干,离我们太远了。“言语道断,非物所拘”是说,佛法不是言语说出来的,到了言语道断的时候,唯证相应,等到证悟之后,无论是有情之物
发布时间:2022-10-09
讲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佛教徒是不知道的,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单这两句,就可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怎样的深入人心。信仰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凡有人住的地方,都有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不但信佛的人如此,即便是不信佛的人,也往往在不知不觉间,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既有这样深切因缘,那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地方人?其行化的道场又在什么地方?+ + + + +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地方的人?根据很多大乘经典的介绍,观世音菩萨是十万亿佛土外,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的两大菩萨之一,同时亦是协助阿弥陀佛弘扬佛法的大菩萨。现在
发布时间:2022-10-08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奔南走北欲何为,日岁光阴顷刻衰。自性灵知须急悟,莫教平地陷风雷。一次,布袋和尚路过集市,见市人摩肩擦踵,行色匆匆,遂发出感叹,吟出了这首诗。“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世间之人整天为了生计而奔忙,但光阴如梭,在人还没有忙出名堂的时候,不觉人生已经老态龙钟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觉悟自心,便只有在轮回之中流转,不能得到解脱自在。布袋和尚意即劝人在为生活忙碌的同时,要猛然惊醒,回光返照,不能永在生死轮回中沉浮。
发布时间: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