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号圆通 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 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 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显神通 光降道场中观世音,梵语“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翻译中国话叫做“观自在”或“观世音”。“观自在”是约自利的解释,“观世音”是约利他的解释。“观世音”的“观”字,是能观的妙智。观世音菩萨是寻声救苦的,可是其寻声救苦,不是以耳识的分别,乃是以微妙智慧的观察。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修习耳根圆通,证得之后所发起的妙用。“世音”二字是所观的境界。“世”是六凡的迷惑世间和三乘的正觉世间。“音”是音声,就是世间出世间所有的音声。观世音菩萨以智慧的观察,如果有世间的众生受痛苦而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祈求观世音菩萨救度的时
发布时间:2023-03-09
饭覆釜山僧【唐】王维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诗的前六句写出晚年的归心处,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诗人一生倾心佛法,至晚犹愈,完全归心清净佛理。“日与人群疏”既写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与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诗人对将来应供的山僧充满了尊敬,并且向往云峰上的生活的叙述。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食罢焚香阅经,获取精神食粮。在一片香氲祥和中,时间倏忽而过,而沉浸于佛理禅味中的诗人并未有所察觉。直到灯燃磬鸣时,方猛然知昼去夜来。这既是禅定
发布时间:2023-03-08
今天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一个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平等和对妇女权利的保护也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以慈悲、平等作为核心理念的佛教便蕴含着对当时苦难深重的女性的关切与同情,佛世时的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莲花色比丘尼、末利夫人等,或离尘修道,或在家护法,皆由依教奉行而得到并不逊色于男子的修行成果,至于龙女成佛、天女散花这些典故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佛教对于男女平等的认知也体现出超越时代的智慧,这一点从《妙慧童女经》中便可见一斑。《妙慧童女经》是《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中的第三十
发布时间:2023-03-08
在上一篇介绍三皈依的文章中,大家对于三皈依的内容和意义都已有所了解,但还有不少人对于皈依三宝存在许多疑问和误解,今天就让我们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加以回答:01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乎有些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我们去求学,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学籍,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学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佛弟子的修学的进阶,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而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
发布时间:2023-03-07
2023年3月6日 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大慈悲父,无上医王。为怜病子设权方,示现已云亡。法性真常,寿命实难量。最后的应供和说法过去的大德高僧曾用“机薪既尽,应火潜辉”来说明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应化事迹。从岚毗尼花园无忧树下降生,八十年间佛陀已将有缘应度的众生统统度化了,功圆果满,遂于拘尸那城双林树下的绳床上,右胁而卧,示现圆寂。当时许多弟子与护法龙天,都在佛的身旁,周匝围绕。恰在此时,拘尸那城有一位工匠,名叫纯陀,请佛方便开示,同时要求佛在涅槃之前,接受他的真诚供养。(事实上,如来之身已经在无量阿僧祇劫的时候就不受饮食了,现在为诸声闻说法,所以最先就接受拔陀与波罗二个牧女的乳糜供
发布时间:2023-03-05
题西湖僧舍壁【宋】清顺法师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宋代的西湖可不像今天这样热闹。林和靖曾经在孤山隐居,梅妻鹤子,二十年不入城市,可见当时孤山是个僻静地方。至于清顺法师所在的北山,无疑更为幽深。这首小诗所写,可能就是他生活的具体环境。写得细致入微,同时似乎又有一层意在言外的微旨。读第一句“竹暗不通日”,我们眼前不由出现了现今黄龙洞等处那茂密的竹林。当时竹林可能更为幽深,遮天蔽日。林深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暗”。山岭环绕,竹林又高又密,难得见到太阳,这第一句乃是并无润饰的实写。这句实写给人的感觉难免有点压抑沉闷,幸好第二句打破了这种静态的沉闷。山泉穿过竹林,哗哗流淌,有时形成
发布时间:2023-03-05
众生轮回六道,苦不堪言,因此需要有大势力的人来救护,就好比小孩子需要父母的依怙,生病的人需要医生的救助一样。有情众生自无始劫来即沦溺于冥冥业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够依赖,能够帮助我们出离苦海。因此,学佛之始,必须要皈依三宝。所谓皈依,即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归投,依是依靠、信赖。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是觉悟的意思,能觉察烦恼并觉悟真理,进而成就了最圆满的觉性,解脱了烦恼生死的系缚;法代表真理,依此真理而行,能够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僧则是实践佛、法教诫的行者,以住持佛法、利益众生为本业家务。因为佛、法、僧,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能够化导众生绝离烦恼、获得清
发布时间:2023-03-05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说着一字”。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
发布时间: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