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宋】寂寥道潜禅师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这首《秋江》将秋江由黄昏至初夜时的氛围凝练为宁静与寥廓,表现了一位心境空幽清澄的禅者对大自然诗意的独特把捉。夕阳正红之时,枫林中赤红的叶子飘落在酒肆的旗子上,渐渐消逝的落日余晖,映照着江边的白色的沙洲。几声轻柔的摇撸声响,好似从苍茫天地之外传来,不知是何处江村人于今夜归。首二句以彩绘之笔,入画于诗。“红叶”与“白沙”,渲染了秋色的浓重与生气。“酒旗落”与“夕阳微”,勾描出凄清苍凉而悠远的秋意。最精妙的第三句“数声柔橹苍茫外”,将天地之悠悠与苍茫之静谧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一个“外”字,造境戛独,意趣空远。那动中之
发布时间:2023-01-04
甚矣,今日之世道人心,陷溺已至其极。具忧世之心者,种种设法以维持之。否则人道将几乎熄,诚可畏也。虽然,欲挽回世道人心,当从根本上解决,则用力少而得效巨。有真知确见者,当必群相景从,如风偃草矣。医家治病,有标有本,视其缓急,而为疗治,未可以执一论也。今世道人心之病深矣,若只逐事而劝谕之,虽亦可以收移风易俗之效,固不如从根本上致力为得也。所言从根本上致力者,即提倡家庭教育,提倡因果报应。俾一切人,各知为人之道,各尽己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果能人各如是,则家门兴盛,子孙贤善矣。又须常凛福善祸淫,善恶殃庆之说。以之自修,复以之教家人,则其家人优入于圣贤之域而不自知。故孔子曰,天下
发布时间:2023-01-04
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民国】圆瑛法师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狂心歇处幻身融”,狂心即是众生的妄想心、执着心、分别心、我慢心、憎爱心。《楞严经》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众生若能当下回光返照,收拾妄心,即入菩提妙门矣。此时,观四大和合之身亦如海中一浮沤而已。“内外根尘色即空”,内六根与外六尘不过是缘生缘灭的幻相罢了,并无自性可得,正是《心经》色即是空之意;而真如法性不变随缘、万象宛然,正是空即是色之意。能所两忘,色空一如。“洞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心性进入一种灵明洞彻的定境中,所有的是非、浮沉、荣辱等种种差别皆是圆觉妙心的显现,一时俱通,明了
发布时间:2022-12-31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其实来源于佛教。清代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这首诗说得就是喝腊八粥的由来。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为净饭王,太子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于是在他十九岁那年,舍弃王族的富贵生活,出家修道。释迦太子出家后曾苦修六年,六年之中,至极用功参究,日食一麻一麦,以淡薄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然而六年过去,虽然在禅定与神通上有所受用,但对于初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依然很遥远。此时的太子精疲力尽,瘦骨嶙峋,
发布时间:2022-12-30
腊八2022.12.30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本师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已成就正觉,为了化度众生,才数数示生、频频现灭。此番出世,在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示生于中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为悉达多太子。其母摩耶夫人于四月八日入毗岚尼园游观,见无忧树花盛开,以右手攀枝欲取,太子即于右胁诞生。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周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到了十九岁那年,太子于二月八日夜半时,乘乾陟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为了向当时印度众多修行者说明外道皆非正法,所以用了五年的时间游历各处,遍
发布时间:2022-12-29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又不像善十一及染惑二十六唯一善染性,以悔等遍通三性,所以名为不定。悔: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悔就是追悔,恶是嫌恶,作是措作,嫌恶所作的事业,故名恶作。由恶作故,生追悔心,故悔名恶作。这是从因立名,即恶作是因,悔体是果,由先嫌恶所作事业,然后才生起追悔,故说悔名恶作,即是于果法上假立因名。悔先不作,亦是恶作所摄。恶作既然是追悔先时所作和不作,故通于三性。若追悔先时所作恶业,即悔是
发布时间:2022-12-28
“佛法要在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印光大师曾今如此开示我们学佛的要径,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佛教的威仪,是何等的重要。学佛路上,对于刚接触佛教的信众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佛门的规矩和常识,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身心,并在此基础上求得佛法的利益。学佛,最先遇到的就是佛、法、僧三宝,对于三宝我们都要秉持着恭敬的心态,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来要求自己,如理如法地行走在学佛之路上。在这里,首先说一说礼佛的规矩,当我们见到佛像的时候,无论是泥塑、木雕或者纸画,都应该整理一下衣服,虔诚恭敬地行最敬礼,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五体投地”礼。五体投地是说,在礼拜以前要正立合掌,然后右手先按着地,接着左
发布时间:2022-12-28
观壁卢九想图【唐】包佶一世枯荣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夜阑鸟鹊相争处,竹下真僧在定中。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能使之常住不变。一切悲哀终将逝灭,快乐也是如此,原因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之法,本无实性,自不常住。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也。当因缘变化了,没有自性的枯荣、哀乐也必将变化消失。这样的无常事实,芸芸众生却强作不知,自欺欺人,为些许名利财色杀红眼,犹如鸟鹊相争,真为可怜悯者。何如竹下真僧,深入禅定,深契实相,而得“涅槃寂静”的寂灭之乐!此大安乐非从缘起,非从缘灭,本自具足,不生
发布时间: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