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智辩聪有失世人重聪明,夸博洽①,竞辞采②,然不足恃者,以其有失也。彼学穷百家③,文盖一世,有来生不识一字者。其甚如淳禅师以才藻④著名,一跌而起,顿成痴呆,则不待来生。又甚,化为异类,则所谓但念水草,余无所知⑤。其可恃安在?惟般若真智,蕴之八识田⑥中,亘古今⑦颠扑不破⑧,纵在迷途,有触还悟。世俗中人不知此意,无足为怪,出家儿乃以本分事⑨束之高阁,而殚力⑩于外学⑪,可胜叹哉!注释①博洽:学识广博。②辞采:犹文采。指文章华美,或指文学才华。③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④才藻:才思文采。⑤但念水草余无所知:此语出自《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若作馲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
发布时间:2023-04-14
诗二首【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土坟状若馒头,即喻示着死亡。“馅草在城里”,城里人死后埋葬于城外坟包,一如馅草入馒头。一个人只能吃一个馒头,这种馒头你想多吃也不行,但你想不吃也不行,嫌它没滋味更不行。这种横行霸道的馒头,就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死亡。有生必有死,只在早与迟。世间难有百岁之人,可是有多少人仍做着自我欺蒙的千年美梦。他们用钢铁(各种草药仙丹、修身功法等)来做门槛,以坚固的门槛阻止小鬼的进入,这种行为只会惹得无常鬼拍手大笑。作者在诗中揭示了死亡的必然,直言说破世人的千岁美梦。人们应当勇敢面对现实,客观地直面
发布时间:2023-04-13
学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第五要发正信正见,不可听邪师谬误。第六要识得古人用心真切处,把作参究话头。第七要日用一切处正念现前,不被幻化所惑,心心无间,动静如一。第八要直念向前,不可将心待悟。第九要久远,志不到古人田地,决不罢休,不可得少为足。第十做工夫中念念要舍要休,舍之又舍,休之又休。舍到无可舍,休到无可休处,自然得见好消息。学人如此用心,庶与本分事少分相应。有志向上,当以此自勉。——《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示观智云禅人》
发布时间:2023-04-12
现今在娑婆世界里念佛的人们,心所愿意的都是归到净土去,比如我们每日功课后念的回向偈,也是说“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为什么我们不在此娑婆世界念佛修行度众生就好,而要一心想要求生净土呢?实在是因为此土有五种浊恶,难修难证的缘故。所谓五浊恶世,浊就是浑浊、污秽、不洁净的意思。我们这个世界,有五种恶浊的现象,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以称为“五浊恶世”。劫浊:劫,就是时分,年月、时间的意思,比如说这年头不好,这年月太乱,就是说的劫浊。说起来,这个“劫浊”没有另外单独的一个法体,是因为具足了以下四个浊,就有了时间中的这个浊。见浊:是知见不清,以五利使为体,见惑炽盛之相。简述如下:身见:众
发布时间:2023-04-12
定风波【宋】神照本如法师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这是神照和尚豁尔开悟时所作的偈颂。诗中的故乡是指禅者所悟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众生本具之佛性。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引导众生回归自性的道路。而对于修禅者来说,任何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可以参究的对象,所以说“处处逢归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碍一个人参禅,只要能回光返照,向内心用功,不生意识分别妄念,久之观照功夫日深,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自能拨开云雾、柳暗花明,彻见故乡风光。故乡本来如此,不是人思量分别的结果,只要就路还家,即得解脱自在。可惜世人多是向外驰求,忙碌一生却徒劳无功。“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一切本自具足,只要心念转变过
发布时间:2023-04-11
自课,又称作日课,是佛弟子为自己所订的每日修学佛法的功课。佛弟子于今生中得遇佛法,了知光阴不逮,如果在世时未能修积功德,则无常一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必须要为自己订定修学佛法功德智慧的课程,以储备智慧福德资粮,是为自课。自课需要每日定时、定量、定法而修,如此可以防止懈怠及功夫忘失。至于何时修及时间长短,则视个人生活作息及发心而定,修学内容则除了随时间长短,亦随个人根性、意乐、愿心而定。居家佛弟子订自课时也可以参考寺院僧众的早晚课诵,现在很多寺院都有流通的通用课诵本,方便易得,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增减。但是,每日至少须三礼佛、诵念三皈依,以表示身为佛弟子不忘失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的方向。佛门之自课
发布时间:2023-04-11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此章要作无常观。佛问出家弟子,人的生命在几何之间?人的生命在几十年左右,也有活到一百多岁的,但是佛问这话,一定不是说人的生命在几十年之中。有一位出家人回答:寿命很短,只有几天的时间,因为几天前我还见到这个人,几天后这个人不在了,可见人命很短促,这就是作无常观。佛说:你不知道我的道法。佛又问一个出家人,人的生命在几何之间?第二个出家人回答说:人的寿命,在一顿饭的时间,因为吃饭以前还活着,吃饭以后就去世了,可以说真的无常,但是还是遭到
发布时间:2023-04-11
什么是睡眠盖?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将手足四肢,恣意放纵,所谓放浪形骸,恣意睡卧,名之为眠。如人端坐,自心不生贪欲,亦不瞋恚,但终日六识昏昏贪着睡眠。此睡眠盖,不只是昏昧空过光阴而已,而且能破今世后世真实法乐之心,也能破后世生天及涅槃等乐。睡眠恶法,最为不善,此盖较其他盖尤为恶劣,比如贪、嗔等盖,起觉即可以灭除,睡眠则昏暗无知,人事不省,犹如死人一般,丝毫无所觉醒。睡眠盖起来时,刚刚才要修行,便觉得精神不振,心依无记,增长无明,萎靡昏暗。故世尊曾呵斥阿那律陀尊者曰:“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永不闻佛名。”诸佛菩萨呵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把臭尸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
发布时间: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