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将吃饭称为过堂。出家人过堂是出家人一天中重要的功课之一,有着严格的威仪。在出家人看来,一次过堂,就是一次净化心灵增长福慧的过程。出家人过堂,需要展钵用钵。那么,展钵用钵的威仪该是什么样子的?看芳振大和尚是如何教授的。   视频中开示文字整理:  我们出家人的威仪,连吃饭的难度都要比一般人大好几倍,这个真不容易啊。在戒期里学会使用专门的饭碗——钵,因为三衣跟钵,是佛祖留下来作为我们出家人的标记。所以用钵能更凸显出家人的威仪。那么,我们在戒期中要把钵展好,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对钵的使用,"使用"这两个字,用一个"展"字
发布时间:2018-06-04
祖师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读《楞严经》,能够帮助人开悟;读《法华经》,能够帮助人成佛;而读《华严经》,是能帮助人富贵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华严经》的世界观  《华严经》的世界观是"华藏世界海"。对于娑婆世界的我们来说,我们所需要认知的世界,是重重无尽的。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如经上所说,能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内转大法轮"。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不过是一粒尘埃。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rd
发布时间:2018-06-01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nbs
发布时间:2018-06-01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发布时间:2018-06-01
心生万物随识转,心有所主自能安;人生际遇随业转,视己经营圣凡分。      ——星云大师  【心生万物随识转】  心能生出万法,万法存乎一心,世间万物都是随着我们的心识所变现,如同《华严经》所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佛陀在世时,曾经拿出一颗随色变化的摩尼珠问五方天王:"这颗珠子是什麽颜色的呢?"结果,五方天王说出来的颜色都不一样。后来,佛陀将珠子藏起来,一样展开手掌问:"你们再看!我手中的这颗珠子是什麽颜色?"  这时候,五方天王个个充满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说:"佛陀啊!您手上根本没有什麽珠子
发布时间:2018-05-31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吉祥经》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这是初品的孝顺。  第二个层次  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
发布时间:2018-05-31
晨曦初露,天色微明,晨雾中的灵隐寺庄严而安详静谧。每天清晨云林志工团大殿组的志工就要在各个殿堂到岗,陆续完成开门、清扫、接待游客的准备工作。  大殿组组长倪丽华参加云林志工团已经五年了,一年中有三百多天在寺院做志工,因为大殿组服务的特殊性,每次都要五点从家里出发赶赴灵隐寺。她说:"当我每一天跨进灵隐寺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就象到家一样。"  清静的千年古刹,是众多佛子的心灵家园,在这里他们不仅获得清凉、感动、开怀,更能在佛法的熏修下,长养慈悲,寻获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三坛大戒期间,大殿组承担了各大殿堂的护持服务工作,大雄宝殿、祖师殿、天王殿、济公殿、罗汉堂到处都有
发布时间:2018-05-31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乾洞庭湖。                                     ——清.永明  【达摩西来一字无】  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中国来,是带着心
发布时间: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