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上午,"中国佛教梵呗培训班"在浙江东阳开班。组建"中国佛教梵呗团",是中国佛教协会在新时代推动中国佛教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项具体举措。举办"中国佛教梵呗培训班",对发现和培养佛教艺术人才、提高出家法师综合素质,对传承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对促进佛教对外友好交流、增强中国佛教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梵呗呢? 梵呗,也叫赞呗,是以短偈形式赞颂佛菩萨的颂歌。"梵",是清净的意思;"呗"指赞颂或歌咏。梵呗起源于古印
发布时间:2019-06-13
宣化上人 编者按 2019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初十)是佛教高僧宣化上人圆寂纪念日。 宣化上人,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岁时母亲逝世,于母亲墓旁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礼忏坐禅、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灵异之事多不胜数,被称"奇僧"。 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虚云老和尚为他传授禅宗法脉,赐法号宣化,为沩仰宗第九代。 1962年起,驻锡香港十数年,后赴美弘法三十多年,建立"万佛城"等诸多佛教道
发布时间:2019-06-12
佛陀八万四千种法门虽多,总结下来只有二句话:烦恼转菩提、烦恼即菩提。一个转字包含了一切修行的次第,一个即字蕴含着甚深的般若空性。尤其在如今时代修行,虽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我们还是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有善信问 什么是修道之最?法师开示悟无我无人无法,是智者的最高境界。驯服自心和习气,是修戒的最高境界。凡事为别人着想,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相,是最好的教诲。悟诸法性空,是破除烦恼的最好药方。脱离世俗行为,是最高的道行。烦恼减少,是最好
发布时间:2019-06-11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六章展转获胜 佛言: 人离恶道,得为人难;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本章辗转明白地告诉我们:人生难得的事很多,而我们都得到了。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因缘,不要失去良机。究竟有哪些事是难得的呢? 今世能转生为人,因远离了恶道,才能得此人身,实在是很难的事。但很多人不了解,在全世界中,人类数量已达到近百亿,有如此之多,得人身有什么可难呢?其实不然,佛经
发布时间:2019-06-11
华严字母赞华严字母,众艺亲宣,善财童子得真传。秘密义幽玄,功德无边,唱诵利人天。 很多善信每次参加灵隐寺华严法会,听到铿锵雄健、掷地有声的《华严四十二字母》梵呗唱诵,心情特别愉悦。究其原因,种种不可思议。 汉传佛教约自明代开始,依八十卷本《华严经》的"四十二字门",撰成了一套"华严字母"唱诵仪。 华严字母的主体——"四十二字门",在大乘经典中,主要出现于"般若"和"华严"两类经典之中。 《华严经 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访第四十四位善知
发布时间:2019-06-11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听闻集》偈句 在佛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释迦牟尼佛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听经闻法,如法思维,当下就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佛陀在世时,一部经听完后许多人都会证果。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听经闻法是非常重要的。《听闻集》列举了听闻佛法的四种功德。听闻佛法的四种功德壹 知诸法 所有的正见都必须从听闻开始。听闻了善法,心念的相续中便有了与其相应的正知正见,就知道了如何遮止造作恶业。贰 遮诸恶 所有的正见都必须从听闻开始。听闻了善法,心
发布时间:2019-06-11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本章指出,要明心见性,首先须去除心的垢染。 如何断除世间爱欲、烦恼的方法。六根常执外缘,难以舍弃染污,是解脱证果最大的障碍。该如何修行才可速证道果? 譬如有人冶炼铁器,欲做器具,先须反复烧炼、锤打,将粗糙厚铁磨制成工具,打磨之时,会去掉很多铁渣、碎末,等渣滓完全去除干净,一件铁器就做好了。 古有宝刀,可切金断玉、斩铁如泥,宝刀的打造过程更是严谨,需要反反复复,上万次的冶炼、锤打,取铁中之精华,将渣滓完全去掉,最后才可达到切金断玉之效
发布时间:2019-06-11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知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
发布时间: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