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华严法会|《华严经》是如何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汉译本介绍(上)《六十华严》虽已译成华文,但经文中尚有缺而不全者,意义无法连贯。华严三祖法藏法师(即后来之贤首国师)曾奉诏宣讲《六十华严》,在讲经时感觉其中文有不连贯之处,一直希望有机会来补充。正好当时有中印度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华言日照),因为深慕玄奘法师的为人,于唐高宗永隆初年杖策来游,径至中国弘法。日照三藏也是一位华严学者,法藏法师遂将经文缺少之处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原携有梵本《华严经》,乃与之相对校勘,才知道是脱落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中,自四十二参摩耶夫人后至五十二参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位善知识;又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
发布时间:2021-07-01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四十一尊至第一百五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伍拾肆尊直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直意尊者铜像诗 偈心宽体胖性逍遥,未知人间有忧愁。吾人学得三分像,花香鸟语慰寂寥。偈解心胸开阔,为人旷达,便会乐得逍遥自在;如果我们能学得其中三分,即便只有花香鸟语,也不会觉得寂寞空虚。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烦恼缠身,忧愁无计的时候,不妨试着放开心怀,不去在意,自然也会变得快乐、充实。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半结跏趺坐,左手扶座,右手捋须,神态安详
发布时间:2021-06-30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圣贤随隐,外道竞兴,世间没有大乘根器。作为大乘经典,且是释尊一代时教根本法轮的《华严经》也隐而不传。直到六百余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世间,《华严经》方流传人间。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载,龙树经大龙菩萨引入龙宫见到之《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上本、中本颂数、品数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隐而不传,至于所传之下本,即有十万偈。龙树在龙宫用九十天的时间将十万偈的华严经背诵下来带到印度,在印度广为流传。《华严经》流传于中国的汉译本,则主要有前后三译: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
发布时间:2021-06-29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四大苦空,这是苦空观。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外在的山岳大地是地大,海洋河川是水大,阳光、气温是火大,空间的气流和自然界的风,是风大。地水火风遍于整个宇宙,它的威力很大,所以称为四大。佛法说人体也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地大,它的性质是坚固的,头发、汗毛、皮肉、指甲、牙齿、筋骨等,都是坚硬的,属于地大。水是湿性,人体的津液、血液、眼泪、鼻涕、大小便、汗等水分,都是属于水大。火是暖性,人身的体温,就是火大。风是动性,人的呼吸属于风大。如佛经所说,盖身为众苦之本,四大如四毒蛇,共叙于
发布时间:2021-06-28
前文回顾:精进:梵语毗梨耶波罗密,译名精进到彼岸,精谓专精不杂,进是进而不退。精进拣非懈怠放逸。小乘圣者精于佛法,专于善行,勤于进取,努力调摄身心,灭恶生善,谓之精进。大乘菩萨,精于六度万行,勤于利生事业,修习诸波罗密,身不懈怠,心不疲劳。如《大般若经》所说:“久处生死,修诸功德,心无退转,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密。”唯有大乘菩萨,入世救世的事业、度众的职责,将无止境、永无尽时。菩萨精进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既精于上求佛道,还要进而下化众生;菩萨的精进,应该是勤修六度万行,勤于教化众生。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诸佛菩萨的救世工作,利生事业,永无穷尽,是名精进到彼岸。精进有三种:披甲
发布时间:2021-06-28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呢?01什么是命运命是生命,指自然趋势的生活机能,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谓之命。运是运动、运行,是一种自动转移,运行不息的力量。合起来说,凡有生命的事物,无不从自然运行的动态中生长,也在自然的动态中消逝,谓之命运。例如,春天百花开,秋天黄叶落,寒暑迁流,四季交替,是物的生命运行;生老病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轮回不息,是众生生命的运行。人由幼年而童年,而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不断推进,岁月不停,就是生命运行的旅程。人在生命自然运行的旅程中,有的一生坎坷,满途荆棘;有的平步青云,
发布时间:2021-06-28
道济禅师【1】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世间善人尚不饮酒食肉,况为佛弟子,要教化众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饮酒食肉不可学。彼吃了死的,会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样的肉,何可学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装金,能将无数大木,从井里运来;汝喝了酒,把井水也运不出来,何可学他?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2】最好。
发布时间:2021-06-25
2021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六道济禅师圆寂纪念日道济禅师(1150—1209),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是临海(浙江台州)人,俗家姓李。十八岁时,至杭州灵隐寺,就圆悟克勤禅师的法嗣瞎堂慧远禅师落发出家。道济禅师狂嗜酒肉,浮沉市井,或与群儿游戏,寺众讦之。瞎堂慧远禅师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自是,人称“济癫”。及至瞎堂慧远禅师圆寂,道济禅师遂往净慈寺,依止德辉禅师,为记室。期间屡显神异,不可殚述。宋宁宗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道济禅师示寂于虎跑寺,世寿六十,葬于虎跑。临终曾书偈云: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道济禅师灵隐出家,净慈长住,虎跑圆寂,足迹遍布台州、杭州
发布时间: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