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进觉支,就是精进,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四正勤的意思。我们凡夫与生俱来的懈怠,明知道应该做某件事,但是还是懒、不愿意做。因此,一定要发起勇猛心,不要懈怠,不要睡那么多觉,早早起来就用功,跑香、静坐,晚间也要晚一点才休息。比如打坐,初开始静坐的人,盘腿坐腿子痛,这是困难。等到腿子不痛了,昏沉来了,坐在那里打瞌睡,不打瞌睡的时候,心里就妄想。比如,昨天和谁通过电话,很有印象,坐在这里又再通一次电话,就是打妄想,或者是如意的事情、或者不如意的事情,坐在这里重新地再来一遍,在心里面打妄想。久而久之,就没有兴趣静坐,就懈怠了。佛提出来要精进,不要被这个腿子痛、或者是昏沉、或者是掉举的散乱障碍住。还有一
发布时间:2022-02-15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佳节,乃农历新年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元宵节同灯结缘,却肇始于佛教的东传。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至唐朝时佛法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在佛教中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具之一。佛前点灯,功德无量,驱逐黑暗,心明眼亮,智慧显现。通过供灯的方式,能点燃心中的“自性灯”,福慧增上、自觉觉他,故在佛前供灯可以称得上是供养之王。《大乘大集地藏十
发布时间:2022-02-15
现实生活中会遇上很多对立面,比如在职场、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放下对立,修学慈悲,实现共赢。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都会被很多的人我关系所包裹,在关系之中我们产生很多情绪,或者满足,或者愤怒,或者焦躁,或者无感。以我们的认知,对于人我关系所产生的的矛盾与冲突的感受,对于邪恶与不正义的评断,对于苦与乐、幸与不幸,乃至贫穷与富足的衡量与感受,都可能是主观的,都可能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只要观念调整了,心态调整了,想法调整了,便可化解心中的委屈、愤怒、不平,只有心安便得幸福和平安。否则,人人向自然环境求满足,人人向社会环境求索取,人人向不同的族群求回报,人人向家庭的成员
发布时间:2022-02-13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古人真实用心,一点不为难,因为此事本来现成,有什么难呢?信不及就为难了。若真正为求了生脱死而办道,能把自身看轻,了身如幻,一切事情看得开,不被境转,办道就容易。人没有不想学好,谁也想成圣贤,谁都怕入地狱,但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行起来就为难,何以呢?比如世人说好话,恭喜发财,富贵荣华,谁都喜欢;若说你家破人亡等不祥话,谁都不愿意。可见人人都想好,但何以偏向坏处跑呢?这只由放不下罢了。古来各城市都有城隍庙,檐下挂一个大算盘,是要和人算善恶帐的。有一匾额写道:“你又来了。”两柱有一副对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又:“天堂有
发布时间:2022-02-11
心喻心无可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权为仿佛,非真也。试举一二:如喻心以镜,盖谓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无将迎①;物方对时,镜无憎爱;物既去时,镜无留滞。圣人之心,常寂常照②,三际③空寂④,故喻如镜。然取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实无知。心果若是之无知乎?则冥然不灵,何以云妙明⑤真体⑥?或喻宝珠,或喻虚空,种种之喻亦复如是。注释①将迎:送往迎来。②常寂常照:寂,寂静之意;照,照鉴之意;没有生灭变异叫做常。真如妙体之离诸过失叫做寂,真如妙用之遍照十方叫做照。《楞严经》卷六曰:“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正陈论》曰:“真如照而常寂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义虽有二名,寂照亦非二。”③三际:指过去、现在、
发布时间:2022-02-10
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是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共同把它从印度的梵文,翻译成中国的文字。迦叶摩腾、竺法兰,迦叶和竺是姓,摩腾和法兰是名。他们都是中印度月氏国人。根据佛教的传记,迦叶摩腾又称竺叶摩腾或者摄摩腾,那是音译的不同,其实三个名是同一位法师的德号。迦叶摩腾法师本来是婆罗门种族,从小非常聪敏,博学多闻,而且非常有善根,喜欢研究佛经,出家以后,对于佛教的经典与戒律都非常精通,经常在各地弘扬佛法。有一次,他游化到西天竺(即西印度,古时候印度的版图非常大,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分,称为五天竺),到一个弱小的国家,宣讲《金光明经》。就在这时,旁边强大的邻国想要攻打这个小国,就随便找个借口来
发布时间:2022-02-10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帝释天像忉利天主 释提桓因元旦阎浮鉴下民 善恶自分明誓愿宏深 拥护佛法僧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农历正月初九,恭迎佛教护法帝释天的诞辰,敬请广行吃素、供花、上香、供灯、念佛、诵经、持戒、放生等善事,祈求三宝加持、诸天护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安康、善愿皆成!帝释天是谁? 帝释天,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他是欲界的忉利天主,也是佛教的护法神。按佛经所描述的世界,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帝释天就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统领其余诸天。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忉利天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其种
发布时间:2022-02-09
七觉支中的第二个是“择”,叫择法觉支。择是选择的意思。对于修行人来说,这个择就是智慧,用智慧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也有择的意思。我们凡夫处处都有执着心,没有执着就是圣人,有我就是凡夫,无我就是圣人,或者是无明烦恼就是凡夫,有了智慧的光明就是圣人。现在若是用智慧去观察,就是把这个无明、执着、烦恼都丢掉,去观察的时候,把这些不应该有的东西弃舍了,这就是选择。在用功修行的时候,怎么样择法呢?譬如说我们凡夫有烦恼,有爱烦恼、见烦恼,那么观身不净,就可以把这爱烦恼弃舍了。通过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把这个法门的含义显现在心里面,以这个智慧去观察。由于不断地观察,我们的智慧逐渐地增长,我们的理智逐渐发生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