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八十五尊至第五百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玖拾贰尊注法水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注法水尊者铜像诗 偈疾蹄欢驰破空阔,昂首高啸动天地。犳威矎胆动心魄,端的天神观人间。 偈 解犳(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像豹,但没有豹的花纹)迅速地在空阔的山林奔驰,仰头长啸,惊天动地,摄人心魄,犹如天神出现在人间。此偈教导我们,当一个人心胸宽阔之时,自然也能体会到天地宇宙的宽广无穷,则人生
发布时间:2024-06-17
须菩提尊者体证了空理,很会宣扬空理,他的一切行住坐卧,也最能表现空理。有一次,佛陀忽然外出,不在僧团内,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处。后来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以天眼观察,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大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回来。阿那律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大家都非常的思念,每个弟子对佛陀都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三个月很快过去了,佛陀重临人间,当佛陀还没有到达僧团的时候,知道的弟子都争先恐后出去迎接,那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的窟中缝衣,他听到传报佛陀下降人间的消息,随即站起来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正在这时,他心中一动,又再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心中想道:“我现在去奉迎佛陀的圣
发布时间:2024-06-16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连续五年,不惜竭尽家财,以外道祈福之法,设大斋会,广行布施,供养五千多位婆罗门无数珍贵的宝物、医药及饮食衣具。接受供养的婆罗门在这五年里,亦为长者祭祀诸天、山岳与星宿等地祇神灵,以持咒作法,希望为长者祈求无量之福。到了圆满五年大供养的最后一天,蓝达长者更行广大布施,除了以金银打造的精致食器盛满金粟、银粟外,更准备了七宝服饰、鹿皮大衣、牛马羊车、奴婢及日常所需物品,共八万四千件供养大众。庄严无比的会场,令与会的鬼神、国王、大臣、梵志、贵族等,无不欢欣喜悦。此时,佛陀正在精舍为天人说法,见到如此情景,喟然叹言:“蓝达真是可怜的愚
发布时间:2024-06-1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八十五尊至第五百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玖拾壹尊数劫定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数劫定尊者铜像诗 偈灿烂星辉照清彻,澄明天碧露翠微。六根清净靠修习,随缘而定无心机。 偈 解纯净的心性,像灿烂夜空中的繁星发出的光辉,又像澄澈碧空透出的青青翠色。六根清净依靠后天的修习,万事随缘,无须心机。此偈教导我们,为人做事当以诚相待,而无须过多的算计,想要身心清净安定,还需要不断
发布时间:2024-06-14
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批注。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空,不离开因果事物而有空,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是充满了革命性和积极性。空,是大乘佛法的义理;空代表了大乘佛法的精神。不是佛陀的弟子,固然不能了解到空理,就是佛陀的一般弟子,也很少能懂得空的妙义。须菩提常常慨叹知道空的人太少了。有一次,一个很有学问的外道婆罗门,在路上遇到须菩提,向须菩提提出质问道:“须菩提尊者!听说你在佛陀的座下,是解空第一人,可是,我要问你,世间上的一切,明明是真实的存在,你解空说空,是怎样来自圆其说呢?”须菩提
发布时间:2024-06-12
上元年中,洛州敬爱寺有僧,生缘在郑州,归奉觐所亲。行及郑洲界,暮宿店家。次有僧来,不知名号,亦投店宿,与前来僧,并房安置。其后来僧谓主人曰:贫道远来,疲顿馁乏,主人有酒酤三升,有肉买一斤,具有资直,请速致之,无至迟也。主人遽依请办,僧尽噉之,其敬爱律师,怒而诃之:身披法服,对俗士恣噉酒肉,不知惭愧!其僧默而不答。至于初夜,索水漱口,端身趺坐,缓发梵音,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初标品题,次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其僧口角两边,俱发光明,状若金色,闻者垂泪,见者发心。律师亦生羡慕,窃自念言:彼酒肉僧,乃能诵斯大经!比至三更,犹闻诵经声声不绝,四袟欲满,口中光明,转更增炽,遍于庭宇,透于孔隙,
发布时间:2024-06-1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八十五尊至第五百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玖拾尊寻声应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寻声应尊者铜像诗 偈艳压群芳称俊杰,林耸霄汉认首株。自古英雄驰疆场,神威虎胆敌万夫。 偈 解才能盖过同时代的众多同辈,能引领众人,是人中俊杰。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如此,如森林之中,最为高大挺拔的树被推举为“第一树”。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都是拼争出来的,战场上更要有与万人相敌的勇气、胆魄。此偈教
发布时间:2024-06-09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于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并于树下打坐。当时,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只剩妇女在家。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连树林、石头都变成金黄色。一家大小非常惊喜,认为此人必是神人,于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十分欢喜。妇人们对佛陀说:“我们虽然贪心杀生,以肉为食
发布时间: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