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批注。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空,不离开因果事物而有空,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是充满了革命性和积极性。空,是大乘佛法的义理;空代表了大乘佛法的精神。不是佛陀的弟子,固然不能了解到空理,就是佛陀的一般弟子,也很少能懂得空的妙义。须菩提常常慨叹知道空的人太少了。有一次,一个很有学问的外道婆罗门,在路上遇到须菩提,向须菩提提出质问道:“须菩提尊者!听说你在佛陀的座下,是解空第一人,可是,我要问你,世间上的一切,明明是真实的存在,你解空说空,是怎样来自圆其说呢?”须菩提
发布时间:2024-06-12
上元年中,洛州敬爱寺有僧,生缘在郑州,归奉觐所亲。行及郑洲界,暮宿店家。次有僧来,不知名号,亦投店宿,与前来僧,并房安置。其后来僧谓主人曰:贫道远来,疲顿馁乏,主人有酒酤三升,有肉买一斤,具有资直,请速致之,无至迟也。主人遽依请办,僧尽噉之,其敬爱律师,怒而诃之:身披法服,对俗士恣噉酒肉,不知惭愧!其僧默而不答。至于初夜,索水漱口,端身趺坐,缓发梵音,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初标品题,次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其僧口角两边,俱发光明,状若金色,闻者垂泪,见者发心。律师亦生羡慕,窃自念言:彼酒肉僧,乃能诵斯大经!比至三更,犹闻诵经声声不绝,四袟欲满,口中光明,转更增炽,遍于庭宇,透于孔隙,
发布时间:2024-06-1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八十五尊至第五百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玖拾尊寻声应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寻声应尊者铜像诗 偈艳压群芳称俊杰,林耸霄汉认首株。自古英雄驰疆场,神威虎胆敌万夫。 偈 解才能盖过同时代的众多同辈,能引领众人,是人中俊杰。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如此,如森林之中,最为高大挺拔的树被推举为“第一树”。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都是拼争出来的,战场上更要有与万人相敌的勇气、胆魄。此偈教
发布时间:2024-06-09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于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并于树下打坐。当时,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只剩妇女在家。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连树林、石头都变成金黄色。一家大小非常惊喜,认为此人必是神人,于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也解释无常的道理,即使恩爱非常,也难免有别离之时。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十分欢喜。妇人们对佛陀说:“我们虽然贪心杀生,以肉为食
发布时间:2024-06-08
“我正在这么说时,一位王者装束的人,手提宝剑从草丛中奔来,他走到我的身前,大声的喝骂我道:‘你是什么人?敢大胆的在此调戏我的宫妃?’“‘大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不要这么侮辱人!’我看他来势凶猛,我不能不这么对他说。“‘你像在大梦中过日子!’他厉声着说:‘威名远震的歌利王你都不认识?难怪你敢大胆诱惑我的宫妃!’“‘大王!请不要这么说,修道的人行忍辱,不敢回骂你,但你如此造口业,将来一定不好!’“‘你行忍辱?我来支解你的身体,看你还说行忍辱吗?’“须菩提!就这样,我的眼睛、耳朵、鼻子、两手、两足,都一一的被歌利王割下来,为了度生,为了对众生行慈,我那时一点瞋心都没有。我从无我度生的精神中,慢慢累积
发布时间:2024-06-07
芒,草端也;种,稼种也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正是南方种晚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因此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芒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在农耕上有着重要意义农谚如“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都说明要抓紧农时,及时耕耘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二候鵙始鸣鵙就是今人所知的小型猛禽伯劳鸟。在古人眼中,伯劳是喜阴的善鸣之鸟芒种节气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因感应到了气候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
发布时间:2024-06-0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八十五尊至第五百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捌拾玖尊拔众苦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拔众苦尊者铜像诗 偈国中孟尝今何在,强业陶朱复再生。慷慨重义情无价,振光乡邦有功名。 偈 解战国时期广揽人才的孟尝君如今在何处?帮助勾践成就霸业的陶朱公又重现人世。为人慷慨,看重情义,获得的功名足以使家乡增光添彩。此偈教导我们,为人慷慨豪爽,有情有义,待人披肝沥胆,一片赤诚,这些都是我
发布时间:2024-06-04
佛陀虽然知道须菩提离开了人我的执着,但大慈大悲的佛陀,仍然苦口婆心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迹,加强须菩提无相布施和无我度生的信心。佛陀像是回忆似的追述着往事道:“须菩提!在我过去生中,有一次在深山里修行,有过这么一段经历:“我正盘膝静坐在一棵大树的下面,闭目思惟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起源,四周和风习习,花卉吐放着幽香,忽然一阵银铃似的笑声响起,我睁眼一看,原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他们穿着宫妃的服饰,珠光宝气,使人一看,就知他们不是天上的仙女,定是人间的王妃。他们手拉着手,嬉笑着走到我的面前,向我问道:‘修道者!你为何一个人在这深山丛林里修道?难道你不怕虎豹豺狼会伤害你吗?’“我向他们
发布时间: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