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陆尊难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难胜尊者铜像诗 偈孔明诸葛住襄阳,谁知卧龙林间藏。一朝三顾计天下,腾云驾雾掀长江。偈解诸葛孔明住在襄阳时,谁又能知道有这样的济世贤才藏于山野之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贤才,从此计定天下,三国鼎立,终成霸业。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虽有大谋略,却苦于无人辅助,计划难以顺利实施。应礼贤下士,多于别人不经意处寻找人才,也许遇此一人,便可助你功成名就。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1-07-24
据灌顶住,佩毗卢印。心精冥感,如响斯应。文殊现身,天王听令。岂秘密功,不思议圣。不空三藏,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生于唐神龙元年(705)。幼年父母双亡,随舅父至中国康居生活。10岁时,又随舅父至武威。13岁时,到太原府。15岁时,落发为僧,法名智藏,具名不空金刚,或称不空智。不空三藏出家后,拜金刚智为师,学习悉昙,讽咏梵经。20岁,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参与译场,传五部密法,开始了他弘法、护法、传播文殊信仰的生涯。翻译经典,传文殊法观中国佛教译经史,唐代翻译经典的数量是空前的,所译出的文殊类经典也最多,而这个成就尤其得益于不空三藏。不空三藏自幼来华,通晓中国的语言文化。他20岁便参与译场经
发布时间:2021-07-24
耶舍得度因果经云。有长者子。名耶舍。有大辩才。聪明智慧。于中夜分。见空中光明。寻光诣鹿野苑。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礼佛白言。唯愿世尊。救济于我。佛言。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答言。实是。闻是语已。得法眼净。成阿罗汉。愿求出家。佛言。善来比丘。即成沙门。时耶舍父寻子耶舍。至于佛所。佛以神力隐耶舍身。而为说法。善男子。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耶舍父闻已。远尘离垢。见于道迹。如来问言。何缘至此。答言。寻子。佛摄神力。父子相见。心大欢喜。佛即受三自归。为最初优婆塞。又有耶舍朋类五十长者子。闻耶舍出家。共诣佛所。愿求出家。佛言。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闻已。漏
发布时间:2021-07-23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伍尊助欢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助欢尊者铜像诗 偈拆壁补壁事荒唐,碌碌奔波为那桩。前世己余功德份,家道小康不须忙。偈解拆东墙补西墙,这样做事本就十分荒唐,如此忙碌又是为了什么。须知前世福缘已修得很好了,今生没必要如此辛苦劳碌,最终也会安享富足。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人的功名心过重,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须知人这一生的富贵全由之前所作,生活小康也该满足了。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淡然
发布时间:2021-07-22
宋初,沙门慧琳,作《黑白论》(又名《均善论》),论儒佛的异同,而和佛理甚相违反,为众僧所摈斥,但何承天却加激赏,把此论送给宗炳评判。宗炳复书,破斥慧琳的异见,遂和承天往复辩难。他更作《明佛论》(又名《神不灭论》),唱导“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之说。承天作《达性论》反对说:“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颜延之又作《释达性论》,说“神理存没,傥异于枯荄变谢。”如是往复论辩达三次。其主要争点都是神灭、不灭义。到了齐末,又有范缜,作《神灭论》,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之于质,犹利之于刃”;“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萧琛、曹思文、
发布时间:2021-07-22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氤氲着清雅荷香的岁月一点点流经我们的日子悄然缓缓,又火速急急今日22点26分我们将迎来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有三候,分别是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和大雨时行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唐·徐夤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有水生和陆生两种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节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便以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化萤火虫又名耀夜、丹良、宵烛等这只照亮你我童年梦境的小精灵是大暑迎接立秋的点点诗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当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凉爽的秋已经不
发布时间:2021-07-22
船师悔责本行经云。世尊安详渐行。从闭塞城至恒河岸。河水暴涨。平流弥岸。世尊欲渡。诣船师边。即语船师言。乞愿渡我。向于彼岸。船师报言。尊者当与我渡价。然后我当渡于尊者。世尊报船师言。我今何处得有渡价。但我除断一切财宝。没有见者。观于瓦石土块无殊。我以是故。无有渡价。船师复言。尊者若不能与我渡价。终不相济。世尊忽见一群雁。从恒河南岸。飞空而来向北。而说偈言。诸雁群党渡恒河。不曾问彼船师价。各运自身出己力。飞空自在随所之。我今应当以神通。腾空翱翔犹彼雁。若至恒河水南岸。安隐安住如须弥。时彼船师。见佛过已。心生大悔。我睹大圣福田。而不知施。渡至彼岸。如是念已。闷绝躃地。良久乃苏。从地而起。即诣摩伽陀主
发布时间:2021-07-21
1卢舍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法界人中像是卢舍那佛的一种形式,从华严信仰而来,即基于《华严经》的法界观,在佛像表面刻绘诸世界形象,表示整个法界皆由卢舍那佛的愿力所化现,借以反映观想所产生的世界形象,实现法界思想的具象化。“人中像”的人中二字意指“人体之中”,旨在表达《华严经》所说的“无等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佛身充满诸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的观念,故人中像一定在卢舍那佛的身上描绘法界诸相,以阐明在卢舍那佛的法身中,法界诸像无一不现的道理。2“法界人中像”基本出现在5世纪的北朝晚期,多为北齐、北周,存世的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仅有几处:一、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二、山东
发布时间: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