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火龙因果经云。世尊念言。优楼频螺迦叶。有大名称。我当诣彼。教以正法。即往寻之。日既将暮。佛语迦叶。欲于石室止住一宿。迦叶言。石室中有毒龙。恐相害耳。佛言。虽有毒龙。但以见借。迦叶言。若能住者。便自随意。尔时如来即入石室。结跏趺坐。而入三昧。尔时毒龙举体烟出。世尊即入火光三昧。佛亦出烟。龙大瞋怒。身中火出。佛亦出火。二火俱炽。焚烧石室。迦叶夜起。见室尽然。惊怖叹惜。此大沙门。端正尊贵。不取我语。今为火龙之所烧害。遽令弟子以水浇之。水不能灭。火更炽盛。尔时世尊以神通力。制伏毒龙。授三归依。置于钵中。明旦持钵。盛龙而出。迦叶师徒白言世尊。龙火猛烈之所伤耶。佛言。我内清净。终不为彼外灾所害。彼毒龙
发布时间:2021-07-25
佛典翻译文学到了这一时期,对于一般文学的影响更大,运用佛典的理趣、风格及故实入诗文的作家比前代亦更多。在诗的方面,宋代有谢灵运、颜延之,齐代有沈约、王融,梁代有武帝、昭明太子、简文帝、阮孝绪,陈代有江总、徐陵等。特别是谢灵运,是一位杰出的佛教诗人,所作有《佛影铭》、《祇洹像赞》、《无量寿颂》、《维摩诘经中十譬赞》等。沙门智恺、智藏也是佛教诗人。在文的方面,宋代有宗炳、颜延之,齐代有明僧绍、周颙、沈约,梁代有江淹、刘勰,陈代有姚察、江总、徐陵等。这时期的佛教文学作品,多数是说理的论文,而尤以宗炳的《明佛论》、周颙的《三宗论》最为世所称。刘勰(后来出家,改名慧地)的文学造诣很深并长于佛理,当时京师
发布时间:2021-07-25
洞水逆流,师嗣其慧。从那边来,开此五位。宝镜当台,圆照万类。虚玄无着,岂容意会。2021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十六,是曹山本寂禅师圆寂纪念日。曹山本寂禅师(840-901),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氏,少习儒,19岁往福州灵石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寻师江西宜丰洞山。唐咸通初(860),谒洞山良价禅师,洞山禅师问:“阇黎名什么?”答曰:“不名本寂。”洞山曰:“那个聱?”答曰:“不名本寂。”洞山禅师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洞山禅师密授其洞上宗旨。得心印后,曹山禅师辞师,往曹溪(今广东韶关)礼六祖(惠能)塔。决心寻找新的曹溪,广弘禅法。有一夜,曹山禅师梦见六祖在他手上写了“心坚石穿”四字
发布时间:2021-07-25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陆尊难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难胜尊者铜像诗 偈孔明诸葛住襄阳,谁知卧龙林间藏。一朝三顾计天下,腾云驾雾掀长江。偈解诸葛孔明住在襄阳时,谁又能知道有这样的济世贤才藏于山野之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贤才,从此计定天下,三国鼎立,终成霸业。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虽有大谋略,却苦于无人辅助,计划难以顺利实施。应礼贤下士,多于别人不经意处寻找人才,也许遇此一人,便可助你功成名就。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1-07-24
据灌顶住,佩毗卢印。心精冥感,如响斯应。文殊现身,天王听令。岂秘密功,不思议圣。不空三藏,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生于唐神龙元年(705)。幼年父母双亡,随舅父至中国康居生活。10岁时,又随舅父至武威。13岁时,到太原府。15岁时,落发为僧,法名智藏,具名不空金刚,或称不空智。不空三藏出家后,拜金刚智为师,学习悉昙,讽咏梵经。20岁,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参与译场,传五部密法,开始了他弘法、护法、传播文殊信仰的生涯。翻译经典,传文殊法观中国佛教译经史,唐代翻译经典的数量是空前的,所译出的文殊类经典也最多,而这个成就尤其得益于不空三藏。不空三藏自幼来华,通晓中国的语言文化。他20岁便参与译场经
发布时间:2021-07-24
耶舍得度因果经云。有长者子。名耶舍。有大辩才。聪明智慧。于中夜分。见空中光明。寻光诣鹿野苑。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礼佛白言。唯愿世尊。救济于我。佛言。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答言。实是。闻是语已。得法眼净。成阿罗汉。愿求出家。佛言。善来比丘。即成沙门。时耶舍父寻子耶舍。至于佛所。佛以神力隐耶舍身。而为说法。善男子。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耶舍父闻已。远尘离垢。见于道迹。如来问言。何缘至此。答言。寻子。佛摄神力。父子相见。心大欢喜。佛即受三自归。为最初优婆塞。又有耶舍朋类五十长者子。闻耶舍出家。共诣佛所。愿求出家。佛言。色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否。闻已。漏
发布时间:2021-07-23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伍尊助欢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助欢尊者铜像诗 偈拆壁补壁事荒唐,碌碌奔波为那桩。前世己余功德份,家道小康不须忙。偈解拆东墙补西墙,这样做事本就十分荒唐,如此忙碌又是为了什么。须知前世福缘已修得很好了,今生没必要如此辛苦劳碌,最终也会安享富足。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人的功名心过重,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须知人这一生的富贵全由之前所作,生活小康也该满足了。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淡然
发布时间:2021-07-22
宋初,沙门慧琳,作《黑白论》(又名《均善论》),论儒佛的异同,而和佛理甚相违反,为众僧所摈斥,但何承天却加激赏,把此论送给宗炳评判。宗炳复书,破斥慧琳的异见,遂和承天往复辩难。他更作《明佛论》(又名《神不灭论》),唱导“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之说。承天作《达性论》反对说:“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颜延之又作《释达性论》,说“神理存没,傥异于枯荄变谢。”如是往复论辩达三次。其主要争点都是神灭、不灭义。到了齐末,又有范缜,作《神灭论》,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之于质,犹利之于刃”;“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萧琛、曹思文、
发布时间: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