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
发布时间:2021-11-08
鹦鹉请佛百缘经云。佛于祇园。将诣摩竭提国。值诸群鸟中有鹦鹉王。遥见佛来。飞腾虚空。逆道奉迎。唯愿世尊及比丘僧。慈哀怜愍。诣我林中。受一宿请。佛即然可。时鹦鹉王知佛许已。还归本林。敕诸鹦鹉。各来奉迎。尔时世尊将诸比丘。诣鹦鹉林。各敷坐具。在于树下坐禅思惟。时鹦鹉王。见佛比丘寂然宴坐。甚怀喜悦。通夜飞翔。绕佛比丘。四向顾视。无诸师子虎狼恶兽。及以盗贼。触恼世尊及比丘僧。至明清旦。世尊进引。鹦鹉欢喜在前引导。向王舍城。白频婆娑罗王言。世尊今者将诸比丘。遂来在近。唯愿大王设诸肴膳。执持幢幡。香花伎乐。将诸群臣逆道奉迎。时鹦鹉王于其夜中即便命终。生忉利天。从天下来报世尊恩。赍持香花。而供养佛。头面顶礼。
发布时间:2021-11-05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九十九尊至第二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零伍尊吉祥咒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吉祥咒尊者铜像诗 偈冰山易倒权威倾,坚贞不移是君心。孜孜以求心头愿,左右逢源事可成。偈解冰山易倒,权利也易倾覆,但你的心坚贞不移。坚定信念寻求目标,如果处事能左右逢源,自然可以得偿所愿。 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权威受损,仕途出现危机的时候,应当内心坚贞不移,孜孜以求,一切危厄自然可以化解。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安然端坐,左手执佛子,右手结印,浓
发布时间:2021-11-04
公元836年 唐代遗画绢本设色规格:152.3×177.8 cm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绘画斯坦因收集的这幅敦煌绢画属超大型敦煌遗画之一;整幅画面共分三层;第一层为药师如来随带二胁侍和众多眷属坐于上部中央,统辖整个画面。第二层为中央黄色长方形题记的两侧是普贤和文殊菩萨,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坐骑中很容易就认出是普贤和文殊菩萨。第三层为画面底部;中央是千手千眼观音,左边伴有观音变身之一的如意轮观音,右边残缺的像,通过汉文题记可以判断是另一观音变身:不空羂索观音。整幅画面层次分明,上方药师三尊群体所乘坐的宝台、中段文殊以及普贤菩萨群体和下段三尊观音群体的分界也非常容易辨认。吐蕃时期,敦煌地区广泛流行文
发布时间:2021-11-04
夫人满愿观无量寿佛经云。王舍城有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母韦提希夫人。幽闭深宫。不令复出。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向佛作礼。而作是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尔时世尊。与目犍连。阿难。释梵。护世。从空而来。韦提希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世界。佛告韦提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白话译文《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王舍
发布时间:2021-11-03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具有“气毒、眼毒、触毒”三种毒,又因为过去所修的福报业缘,身体色彩如七宝聚集,不需要日月的照映就能自然散发光明。它的四周经常有无量的龙群围绕着,龙王亦能变化为容貌端正的人身。它们住在毗陀山偏远的地方,那里有许多森林树木,花果非常茂盛,池沼清净,非常安乐,龙群时常在那里游戏玩乐,经历了无量百千万岁。这时,有一金翅鸟王,从空中飞翔而下,想掠取龙为食。每当金翅鸟飞来的时候,总是山崩地裂、泉池干涸。龙群看到或听到金翅鸟来侵袭,都感到非常慌张、害怕,身上的璎珞都散落、碎裂满地。龙群议论纷纷:“现在大敌来袭!金翅鸟尖锐的嘴如金刚一样锐利,若被它啄触就会碎
发布时间:2021-11-03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九十九尊至第二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零肆尊菩萨声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菩萨声尊者铜像诗 偈沦海桑田又陵谷,春风尽唱无生曲。手持莲花放眼望,青山处处有新绿。偈解沧海桑田,世间万物盛衰不定,难免遭遇不景气之时。若持平淡之心,虽是同样景致,却充满了生机。 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人生处于低谷,事业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的时候,须知世间万物都盛衰不定,人生也必定高低起伏,此时更应心地纯净,换种心态看待事物,如此自会再遇生机
发布时间:2021-11-02
求那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他家曾世代为王,但父亲却抛弃荣华,隐遁山林。跋摩十四岁时,见解就已超出凡常,而仁慈博爱之心也日渐深厚。有一次他的母亲想吃野味,让他去备办,他对母亲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贪生的,残害生命,不是有仁德的人所为。”母亲大怒,说:“若是得罪了神灵,由我来代你受罪。”后来跋摩在煮油时,热油烫伤了手指,跋摩对母亲说:“你代我忍受痛苦。”母亲说:“痛在你身上,我怎能代替你?”跋摩说:“眼前这苦,尚且不能代替,何况是三途之苦呢?”母亲因而悔悟,从此不再杀生。跋摩十八岁时,一个看面相的人对跋摩说:“您年满三十岁时,当君临一国,南面称王。你若是不要世俗的荣华富贵,就能够得成圣果。”
发布时间: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