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三交智嵩禅师悟道因缘 并州(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承天院三交智嵩禅师(又称唐明智嵩),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 初参首山省念和尚,问道:“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首山和尚道:“楚王城畔,汝水东流。” 智嵩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顿契佛意。后作三玄偈,呈首山和尚。偈曰: “须用直须用,心意莫定动。 三岁师子吼,十方没狐种。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打破六门关,显出毗卢印。 真骨金刚体可夸,六尘一拂求无遮。 廊落世界空为体,体上无为真到家。” 首山和尚阅偈后,想进一步勘验他,便请他吃茶。 首山和尚问道:“这三颂是汝作来邪?” 智嵩禅师道:“是。” 首山和尚道:“或有人教汝现三十二相时如何?” 智嵩禅
发布时间:2013-05-24
312.待制潘良贵居士悟道因缘 待制潘良贵居士,何山佛灯守珣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义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徽宗靖康元年,因直言上谏,被同僚指为“狂率”,而遭贬。南宋高宗在位时,被召为左司谏,复以龙图阁身份知严州,后又为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末后因李光坐罪,受牵连而被降职。 潘居士四十岁才开始栖心祖道,每至丛林,必随众参扣。 后投佛灯守珣禅师座下请益。潘居士虽用功较久,却未能契旨,心里非常着急。 一日,潘居士向佛灯禅师诉苦道:“某只欲死去时如何?” 佛灯禅师道:“好个封皮(佛教把人的肉体比作封皮或臭皮囊),且留著使用,而今不了不当,后去忽被他换却封皮,卒无整理处。” [佛灯禅师的意国
发布时间:2013-05-24
472.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无异元来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沙,庐州(今安徽境内)舒城人,生于大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元来禅师十六岁游金陵,一日于瓦棺寺听讲《法华经》,遂生出世之志,于是前往五台山,投静庵通禅师座下出家。静庵通禅师传授给他天台三观之旨,并嘱咐他好好修习。元来禅师于是谨遵师教,精勤修习止观法门,达五年之久。后前往超华山,从极庵洪禅师比丘戒。 当时,无明慧经禅师正在峨嵋山,大唱曹洞法门,学者奔凑。元来禅师听说之后,遂前往礼谒。刚到峨嵋,适逢慧经禅师正要下地劳作,荷锄戴笠,状如农夫,元来禅师对他的修为颇为怀疑,当即便离开了峨嵋山,来到福建光泽县的白云峰,卓庵隐修三年。在
发布时间:2013-05-24
146.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楚圆慈明禅师,汾阳善昭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全州(今广西境内)人。少为儒生,二十二岁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非常贤德,劝他游方参学。后听说汾阳善昭禅师有道望,于是不远千里,前往礼谒。汾阳和尚一见他,知是法器,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器重他。 楚圆禅师在汾阳和尚座下住了两年,可是汾阳和尚却不许他入室参学。不仅如此,汾阳和尚每次见了楚圆禅师还必定指着他的鼻子骂诟,或者是大声毁诋诸方,即便是有所教训,也都是一些流俗鄙事。这一切令楚圆禅师非常难受,心里老是想不通。 一天傍晚,楚圆禅师向汾阳和尚哭诉道:“自至法席已再夏(已经两年了),不蒙指示,但增
发布时间:2013-05-24
313.云居德昇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顽庵德昇禅师,龙翔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何,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德昇禅师二十岁出家得度,受具足戒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门习讲经论。 后又放弃讲习,投礼文殊心道禅师座下,请问佛法心要。 文殊心道禅师示偈云: “契丹打破波斯寨,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腰间挂个风流袋。” 德昇禅师正要开口拟对,文殊心道禅师却道:“莫错。” 不得已,德昇禅师只好退下,专精参究,三年后方得契旨。 此后,德昇禅师礼过佛性禅师(大沩法泰禅师),因为机缘不契,不久即离开,后又前往福建鼓山,礼觐竹庵士珪禅师。 初礼士珪禅师,德昇禅师便问:“国师不跨石门句,
发布时间:2013-05-24
147.金山昙颖禅师悟道因缘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金山昙颖达观禅师,谷隐蕴聪禅师之法嗣。 初礼大阳警玄禅师,昙颖禅师便问:“洞山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 大阳禅师道:“父母未生时事。” 昙颖禅师又问:“如何体会?” 大阳禅师道:“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昙颖禅师一听,罔然莫测其旨。 于是他便辞别大阳禅师,前往襄州参谷隐蕴聪禅师。初见谷隐禅师,昙颖禅师便把自己参大阳禅师酬答之语,告诉了谷隐禅师。谷隐禅师道:“大阳不道不是(不能说大阳禅师说得不对),只是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然。” 昙颖禅师问:“如何是父母未生时事?” 谷隐禅师道:“粪墼(ji,砖坯)子。” 昙隐禅师又问:“如何是夜半
发布时间:2013-05-24
473.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鼓山元贤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字永觉,福建建阳人,大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出生。元贤禅师为诸生时,嗜好周程张朱之学。二十五岁时,曾读书于山寺。一日,偶然听见有人读诵《法华经》之偈语:“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忽然觉得周孔之外,当别有妙道,于是便前往礼谒本邑学人赵豫斋居士,并从他学习《楞严》、《法华》、《圆觉》三年。 万历三十一年(1603),无明慧经禅师开法于董岩,门庭兴盛。元贤禅师于是以居士的身份前往参学。 初见慧经禅师,慧经禅师便对元贤禅师反复诘问,元贤禅师大呈口舌之能。 慧经禅师道:“此事不可以意解,须力参乃契。” 于是令他看干屎橛之话头。
发布时间:2013-05-24
314.狼山慧温禅师悟道因缘 通州(今江苏南通)狼山萝庵慧温禅师,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郑,福州人。 慧温禅师出家后,即遍参诸老,后投东林竹庵士珪禅师座下参学。不久,竹庵禅师辞去住持之职,移居福建乾元。慧温禅师于是又前往礼谒高庵善悟、南华知昺(bing)、草堂善清等大德,皆蒙赏识。 竹庵禅师迁居福建乾元之后,一日,慧温禅师前往探望。竹庵禅师问:“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不用停囚长智(不用佇立思考),道将一句来。” 慧温禅师一听,言下释然,遂述偈曰: “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诃风? 昨夜前村猛虎,咬杀南山大虫。” 竹庵禅师闻其偈语,遂予印可。 温慧禅师后出世,住江苏狼山接众。 曾有上堂法语云: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