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海云印简禅师悟道因缘 北京庆寿海云印简禅师,大庆寿中和璋禅师之法嗣,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人,生于金国和壬戌年(即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 印简单禅师生而有神悟,七岁时,他的父亲教他诵读《孝经》开宗明义章,印简禅师突然问道:“开者何宗,明者何主?”他的父亲一听,非常惊诧,心里明白他决不是尘世中人,于是便带他去拜见传戒颜禅师。 传戒颜禅师观其根性,便教给他石头和尚的《草庵歌》。 [《草庵歌》的具体内容是——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 成进初见茆草新,破后还将茆草盖。 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 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 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 上
发布时间:2013-05-24
10.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韶州法海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广东曲江人,其生平不见传记,《坛经》就是由他整理的。《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对他的悟道经过是这样记载的: 初见六祖,法海禅师便问:“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六祖道:“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禅师一听,言下大悟,遂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发布时间:2013-05-24
216.慧圆上座悟道因缘 慧圆上座,东林常总禅师之法嗣,俗姓于,开封酸枣人,其祖上世代务农。慧圆上座少时即依本邑建福寺德光禅师出家。慧圆上座虽然性情鲁钝,不识字,但是他勤于祖道,修行精进,常坐不卧。在德光禅师座下呆了几年之后,终于落发受戒得度。不久即出游庐山,投东林常总禅师座下参学。 慧圆上座经常以本分事向常总禅师请益。但是,朋辈们不知深浅,见他生得相貌丑陋,举止乖疏,又不识字,就经常戏弄他,欺侮他。但是他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一日,慧圆上座问朋辈道“如何是禅?” 众人戏弄他说:“往问能鸣者乃蝉也。” 慧圆上座不明其旨,乃面壁深思,昼夜不息,以至于形销骨立。 数月之后,有一天,慧圆上座在殿庭行
发布时间:2013-05-24
376.玉山师体禅师悟道因缘 太原玉山师体禅师,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僧宝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游方,后投大明僧宝禅师座下,为侍者。 一日,师体禅师偶然来到出生台(丛林中,专为鸟雀施饭食之处),见有鸟雀在那儿觅食,于是将手伸过去,把手中的食物施舍给它们。可是,那些鸟雀见有一只手伸过来,都纷纷飞走了。 这时,大明宝禅师在师体禅师的背上打了一掌。 师体禅师一惊,猛回头。 大明宝禅师问道:“还是雀子孤负(同“辜负”)你,你孤负我?” 师体禅师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大明宝禅师道:“自可怜生,却乃互相孤负去!” 师体禅师一听,豁然有省。于是继续留在大明宝禅师座下,执侍十载。 在这十年间,师体禅师默然用功
发布时间:2013-05-24
11.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 志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江西吉州太和人。志诚禅师少时即出家,后投荆州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当时禅宗分为南北顿渐两支,所谓南能北秀。一般学人,不知宗旨,不明究里,妄生彼此。六祖经常教育他的徒众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六祖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顿渐之分完全是依人的根性而分,接机的方便不同,归趣则是一致的。但是,神秀座下的北方宗徒不明白这一点,常常讥笑南宗说:“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有什么了不起的?”而神秀本人对南宗还是心生恭敬的,因为慧能毕竟是经过他的恩师弘忍和尚印可的。所以他也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们说:“他得无
发布时间:2013-05-24
217.苏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读《范滂传》,苏轼慨然谓其母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其母道:“汝能为滂,吾顾(岂、难道)不能效滂母耶?”长大以后,苏轼即通经史,日著文千言,后中举,并得到欧阳修的器重。 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被诏为翰林知制。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排挤,出调补杭州通判。后因以诗讽刺时弊,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遭到弹劾,贬至黄州。在黄州,苏轼筑室于东坡,日与田夫野老相游于溪山之间,因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苏轼先后被召为礼部郎中、翰林学士兼侍读等职。绍圣三年(1096),再
发布时间:2013-05-24
12.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 法达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法达禅师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功德不小,故心怀我慢,初礼六祖的时候,头不至地。六祖呵叱道:“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邪(平时是如何修行的)?” 法达禅师回答道:“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六祖道:“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如果你念了一万遍,并且体会了经文的大意,而不自认为有什么殊胜和了不起,那你可以和我把手同行。如今你却辜负了诵经这一修行的本意,竟然不知过错)。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
发布时间:2013-05-24
377.虚明教亨禅师悟道因缘 燕京庆寿虚明教亨禅师,郑州普照宝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济州(今山东济宁)任城人。教亨禅师出生前,汴京慈济寺有一位僧人,名福安,曾来教亨的家任城,山居隐修有年,后于芒山村头倚树而化。教亨禅师的母亲生他时,曾梦见此僧求宿。醒后,教亨禅师便出生。此事传开后,原来与福安禅师同住一室的道友,特地前来看望。那位道友见了教亨禅师便问:“安公无恙?”教亨禅师看着那位道友,熟视良久,然后伸指而笑。 教亨禅师七岁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开始游方参学。后听说郑州普照宝禅师法席兴盛,于是前往投其座下,朝夕请益。教亨禅师虽用功精勤,参学有年,却无所入。 一天,教亨禅师与另外一位僧人,一同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