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初祖菩提达磨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5-08-20 08:44

   禅宗初祖菩提达磨

  
  戒毓
  
  菩提达磨为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磨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 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之第三子,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之后受衣钵。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说南朝宋代末年),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 禅,时人不解其意,称"壁观婆罗门"。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 可。经九载,师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磨携只履归西方。 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 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菩提达磨早期传记,有杨衒之(公元547年作)的《洛阳伽蓝记》卷一 、昙林(约585年卒)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 、道宣(667年卒)的《续高僧传》卷一六《菩提达磨传》 。《续高僧传》的《达磨传》,主要是根据前二书的记载略增加一些其他的传说而成。
  
  《洛阳伽蓝记》载:"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磨云:得其真相也。"其真相,当指佛土清净庄严,一尘不染。又载:"永宁 寺,熙平元年(516)太后胡氏所立也。……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磨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 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并未有 此。"达磨遂"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唐道宣(596-667)《续高僧传》载:"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通微彻数,定学高之,……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 止,诲以禅教。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道宣虽晚于达磨、杨衒之一百多年,但其时尚无禅宗派系之争,且其治史"仰托周访,务尽搜扬", 史料比较可信。
  
  师一生随处诲人禅法。天平年间(534-537)灭化洛滨,或云遇毒而卒。
  
  达磨弟子除慧可外,较著名者另有道育、僧副(一作道副)、昙林等。关于达磨之禅法,据敦煌出土资料考据,古来作为达磨学说流传之诸多著述中,仅"二入四行论"似为达磨真正思想所在,即禅法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教义。
  
  达磨禅法的特色:
  
  第一、借《楞伽经》传宗。如《续高僧传》卷一六《慧可传》载:初,达磨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第二、"二入四行"所讲含生同一真性的理论与生活中的四行实践功夫。"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第三、"如是安心"的禅法宗要。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来源:中国佛教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