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释道绰大师,十四岁出家,初习经论,事瓒禅师学禅。后见昙鸾师碑,读毕大生向往,从此崇净业。
坐常向西,六时礼敬,口称佛名,日以七万为度。当用麻豆而为数量,一称名,便度一粒。天天如此,积数百万斛。
各地望风成习,后世效法的人,不可胜数。
我觉得这种念佛方法很好,近世念佛,常以拨珠为数,特以居士为最,一边念佛,一边计数,心既两用,岂能专一。此豆儿念佛,好在结束时再来数豆讲数,可保念佛时一心不乱。
唐代的释道绰大师,十四岁出家,初习经论,事瓒禅师学禅。后见昙鸾师碑,读毕大生向往,从此崇净业。
坐常向西,六时礼敬,口称佛名,日以七万为度。当用麻豆而为数量,一称名,便度一粒。天天如此,积数百万斛。
各地望风成习,后世效法的人,不可胜数。
我觉得这种念佛方法很好,近世念佛,常以拨珠为数,特以居士为最,一边念佛,一边计数,心既两用,岂能专一。此豆儿念佛,好在结束时再来数豆讲数,可保念佛时一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