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生活|佛教对寿命的看法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5-24 11:34

640.png


  佛教对于寿命的看法,与其他宗教颇不相同。佛教所追求的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究竟涅槃。“三世轮回”是佛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说,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以前,已经有他的前世(过去世),人在前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者其他生命形态。前世所造的“业”,需要今世(现在世)来消,今生所积累的“福德”,能够使得人在来世(未来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直至脱离轮回的苦海,达到涅槃的境界。


640.jpeg


  在这种轮回观念的影响下,今世,也就是人现在的这一个生命过程,只是“三世”之一。《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第三十八章叫《生即有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有次问弟子:“人的生命有多长呢?”弟子回答:“有几日长的时间。”佛叹口气说:“你还没有懂得佛法啊!”佛又问另一弟子同样的问题,那人回答说:“就在吃顿饭的功夫。”可佛还是认为他不懂得佛法。再问一人,最后那人说:“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佛陀这才满意地说:”你已经懂得佛法了。“


640-1.jpeg

  人的寿命除去那些意外情况不算,一般总也有几十年的长度,怎么佛陀会认为人命只在“呼吸间”呢?这就跟佛教对世间万物的变化的认识有关。原始佛教理论中有个著名的“三法印”,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诸行无常”,说的就是世间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佛教所称的“有情”或“众生”,在现世,都必然经历生、老、病、死的变化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历程。除此以外,人还在三世中不断轮回,这是更大的一个变化过程。


  佛教将一切人和事物的变化过程描述成“生、住、异、灭”四个环节,也就是,他们都会经历产生、停留、变化、灭亡。当然,在今世灭亡之后,来世中又产生,所以有了《四十二章经》的这个标题:“生即有灭”,通俗的说,有产生,就有灭亡。既然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变化中的一个环节,那么相对于不停的变化而言,人的生命果真就是在一瞬之间,也就是佛所认为的“呼吸间”了。


640-1.png


《景德传灯录》中曾记载,有人问后唐灵树如敏禅师:“和尚,您今年几岁了?”禅师回答:“今天我刚出生,但是明天我就死了!”“今日生,来日死”,正是禅家对生命的看法,虽然比释迦牟尼佛说的“人命在呼吸间”略长一些,但同样是把人的生命看得非常短暂的,只是不断迁流变化的时间长河中的一瞬。


  日本古代著名的僧人一休宗纯(1394-148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休法师,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十分聪明。他师父有一个非常心爱的茶杯,堪称稀世珍宝。有一天,一休不小心将它打破了,心里害怕得要命,正当他拿着杯子的碎片不知所措时,突然听到师父的脚步声,便赶紧把那些碎片藏到背后。见师父来了,一休便问:“师父,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这是很自然的事啊,”师父解释道,“不只是人,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它一定的寿命,大限到了,就非死不可了。”这时一休拿出了茶杯的碎片,对师父说:“师父,您的茶杯大限到了。”说完转身走了。


  这个故事虽然说明一休的机灵过人,其实也表达了佛家对生死的达观态度,人也罢,物也罢,都有自己的大限,没有什么人或事物可以真正万世长存。


640-2.jpeg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对生命的本质就容易看得更加清楚。有位日本的富翁请求清泰寺的仙崖义梵和尚:“请写点什么吉祥的话给我吧!”仙崖和尚马上取笔写道:“祖死,父死,子死,孙死。”托请的人非常惊奇,不满地说:“不管怎么说,这实在也太过分了。这种不吉利的东西我绝不能挂在家里的。”仙崖和尚却微笑着说:“什么不吉利的东西?首先爷爷死,其次爸爸死,再其次儿子死,最后孙子死,这是最正常的顺序,说明家中没有年轻夭折的人。假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会非常难过。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要悲痛欲绝了。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去,那就叫享尽天年,这才是真正的兴旺啊。没有什么话是比这更好的恭喜了。”正因为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他的生老病死都是很自然的,俗世中,任何人都逃不过这个自然规律。


640-3.jpeg


  这几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佛教认为每个生命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过程,死后仍然要陷入三世轮回之中,那么生命在这个变化历程之中,不是显得很无奈么?难道人们只有消极悲观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佛教在阐述轮回观念的同时,也为众生指示了一条摆脱轮回苦海的途径,那就是涅槃。涅槃是梵文音译,意译为“寂灭”等等,这里所说的灭,不是毁灭的意思,而是佛教专指一种脱离了生死轮回苦海的无生无死的状态,也就是佛教徒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安乐无为,解脱自在。


640-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