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教修学?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一等奖获得者演项法师如是说

编辑:王华 日期:2019-11-12 15:31

   11月7日,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的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雪窦山浙江佛学院圆满闭幕。佛门才俊集聚一堂,呈辩才无碍,宣莲花妙法,可谓盛世法筵僧才璀璨。



  28位讲经法师登台说法,其中,演项法师、寂湛法师、常济法师获得"金莲花"一等奖。微信分享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演项法师的讲经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德法师、护法居士、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吉祥!末学演项,来自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如何依教修学》,以《金刚经》为依据。

  世间春秋,无常迅速,苦多乐少,如何体悟人生的真理,获得快乐呢?这是一个关乎人生幸福的切实问题,而通过经典的引导来依教修学无疑会获得启发,寻找到秘诀。这正是末学分享的初心,浅薄之处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身处娑婆,难免经历坎坷困境。无论你是富贵豪门还是平民百姓,倘若没有觉悟,终究逃不出浮世沉沦。但对于个体而言,最大的困窘乃至灾难莫过于由无知而引起的迷茫不安。心若不安,高楼大厦无异于牢笼,美味佳肴等同于嚼(jiao)蜡。现实社会,人们过度追求外在,极少关注内心,于是自闭、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比比皆是,殃及家庭乃至社会,从个人恩怨到民族争斗,悲剧每秒都在上演。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在这个火宅里,我们该如何依教修学获得清凉,以安自心呢?



  末学从三点探讨《金刚经》的依教修学:发菩提心;行一切善;离一切相。

  一、发菩提心
 
  《金刚经》作为般若类经典的著名篇章,因其通俗易懂,契合国人根性,故而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生活宝典。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义理丰厚,尤其是经中着重提出不仅善男子,善女人要发菩提心,菩萨亦复如此。

  《金刚经》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什么意思?就是说菩萨不能执著于一切相,这样发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为何如此重要呢?因为菩提心是一切诸佛之种,能长养良田,若发此心精进不怠,具足资粮,当得无上佛果,所以发菩提心必然是依教修学的根本。比如一个人要想攀登珠穆拉玛峰,最根本的条件不是他需要怎样的身体,需要多少钱,需要带多少物资,而是他必须先要有登顶的意愿和决心,然后才能考虑身体状况、物资筹备等问题,进而排除困难登上顶峰。正如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当年游褒禅山所感:"凡成就一件事,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而"志"是第一要素。

  因为"志"是主观愿望,除此,任何客观条件都是虚设。学佛也是如此,要想成就妙高峰顶,要想觉悟人生,必然先发菩提之心。发菩提心的人,就像一盏明灯走在千年暗室,无论这个屋子多么黑暗,无论世间多么迷茫,只要发了菩提心,就能照破黑暗,找到回家的路。那菩提心到底是什么呢?菩提心全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发菩提心,具体包含以下三心:

  1.大智心:
  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令众生,得法喜。
  2.大悲心:
  慈愍一切众生轮回受苦,誓愿救拔。
  3.大愿心: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当众生具备这三种心的特质,即是大乘初发心菩萨。在《金刚经》中,虽然是须菩提请问,但《金刚经》并不是为普通的二乘人所说,而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二乘和大乘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发菩提心,所以在经文开始,须菩提就请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世尊回答如是降服其心时,特别强调菩萨在修行上,度化的不仅仅是一部分众生,而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等等,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度化众生,善巧方便,是大智心。
不与分别,皆令离苦,是大悲心。
度众涅槃,共成佛道,是大愿心。

  《金刚经》的一句一偈都蕴含深厚的义理与佛陀的初心。

  倘若我们明白发心的重要性,并运用在生活中,积极和乐的去做事,无疑会改善困境,达成愿望。佛菩萨之所以为佛菩萨,就在于他们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如何解救众生,出离苦海,佛菩萨为何这么做呢?因为只有帮助别人,才能成就自我。

  《劝发菩提心文》云:"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因此,在佛法的依教修学中,发菩提心为首要目的,只有发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妄谈佛法,修学就会变得抽象而空洞。



  二、行一切善
 
  依教修学首先要发菩提心,发心之后不能空发不做,要侧重在平常生活的实践上,行善法,聚资粮,利众生,才能成佛道。"行一切善"范围太广,依照《金刚经》可从二个具体方面做起,一是内除贪爱,二是外行布施。

  内除贪爱,则欲望止息,知足常乐。在这个世间,内心真正快乐者绝对是人见人爱的熊猫,为什么?因为稀缺。我们不得不反思,生存在同样的世界里,为什么有的人活成了国宝,而有的人却成为了怨妇。这多尴尬呀。当然,绝对的快乐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快乐从烦恼中提炼,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沸水煎煮的茶香,有心人会将种种困境化作柴薪,烹制不一样的智慧人生,而有些人则稀里糊涂,把生活过得两脚泥泞举步维艰。其中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有的人活在由贪爱欲望形成的幻觉里,随境生,随境灭,一味的外求索取,看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样的人自然会把生活过成泥泞不堪。而有的人却活在由知足常乐主导的现实里,来则安然,去则坦然,珍惜当下,把握未来,以这样的积极心态自然能活得满室生香,自在吉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轻生,其中绝大部分为15至29岁的人群。(甚至前二天我都看到了一个悲惨的新闻,说一个13岁的孩子跳楼自杀,遗书上写着妈妈,请原谅我的选择。我们不清楚这个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从苍白的话语中,我们感到心痛。)目前祖国和平富强,但仍有很多人避开外界灾难,却逃不过内心的毁灭,于是我们发出千年的喟(kui)叹"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六祖慧能大师从亲身体悟告诉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我们不论在什么环境,都不要贪爱执着,以这种心态生活,就会很快乐。

  外行布施,则集聚福德,成就菩提。
  《金刚经》分三十二品,其中有九品提到要广行布施,《金刚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别。
  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物布施,虽然可以得很多福报,但这种有漏的福报再多也会用尽;而如果有人受持四句偈颂并为他人分享,这种法施的功德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财物还要多。为什么呢?因为"受持四句"是自利之因;"为他人说"是利他之果。文字虽少,但福德超胜,你分享的一经一句,都有可能会给他人种下成佛的种子。所谓摩尼一珠,胜似千般海宝。略持此经,心明无住,自此见性成佛有分,故云"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一个人再多的财富,也会用尽,还不如教他成长觉悟的方法,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化解困境,具足资粮。)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认为财施既然比不上法施的功德,那是不是不需要财施呢?不是这样的,虽然法施功德殊胜,但财施功德也不可小觑(qu),因而两者皆不可偏废,应当随缘就因布施。面对穷困潦倒的人需要帮助,我们就随力财施;面对烦恼痛苦的人需要引导,我们就随力法施;当布施成为习惯,我们就会从奉献给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欢喜。真正的给予不求回报,所以内外并济,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而这种布施,必得清净妙乐。



  三、离一切相
 
  发菩提心,行一切善,第三步就要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是依教修学的起始,行一切善是菩提心的贯彻落实,而离一切相则是行一切善的最终旨归。如同读书,你想读有这个意愿,这是第一步;想读的因缘成熟,那你要认真学习,这是第二步;读书学习到最后,你不能受书籍的束缚,应该不执着学习之相而超越书籍的局限,这是第三步。生活其他事情也可以此类推,举一反三。

  离一切相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即在行一切善法时,要运用空观超越对于内在的自我、外界的众生、佛法等执著,最后慢慢趋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种不执著的状态。《金刚经》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就是说菩萨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不应该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而是要离一切相,如此所发的菩提心在实践过程中才会真正受用,不被外境所转而利益众生成就自己。当发菩提心广行善法并离一切相后,那么就会逐渐聚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资粮。

  正如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大菩萨虽然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但内心十分清净无有执着,并非因为众生因我而得度就高兴偷乐,他们明白虽然度了无量众,但实无众生可度,虽然行一切善,但实无一善可行。《金刚经》云:"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这种先肯定,后否定,再肯定的句式在《金刚经》中特别多,释迦牟尼佛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转化菩萨在行一切善法中可能产生的种种执着。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先破除人们对佛色身庄严的执着,让人们不能执着于现象界的表相;再破除佛法本身的执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治好用过就应舍弃,不应背船赶路。最后说明佛法所证之果亦不能执着,"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究竟的果肯定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法用言诠语句说明的,正如灵山会上,佛陀拈花,百万人天尽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颜微笑,此时佛陀就将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给了迦葉尊者。所以,在行持中,不仅不能执着于相,也不能执着于方法,更不能执着于结果。否则,就会吃苦头。此次讲经我就尝到了执着的苦,当我接到参加全国的讲经通知时,离11月不足30天,再细看要求,宣讲题目抽签决定,也就是说5个宣讲题目都要准备一篇较成熟的稿子,并且要写、要通熟、甚至要背会,我的思维一度混乱,每天规划着写多少,哪天可以定稿,哪天能通熟甚至脱稿。念头百转千回,强烈的执着根植在内心,使我烦恼焦躁不得安宁。当后面浅薄理解到《金刚经》要离一切相才能快乐时,末学的身心才逐渐由躁动转为安宁,能来参加全国讲经的胜事,已然是一场恩惠,在恩惠中随缘修炼,本为福报,又何必强求于果。只要保持初心,尽力坦然,一切都是最美的安排。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间所有,从大千世界到微尘,从感情世界到物质世界,皆是因缘所生,并随条件之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该来即来,该去则去,以无相之心做无相之行,如此才能回归真正的自我,得见内心的如来。(故事:1、火车上老太太,鞋子掉了一只,另一只鞋子也扔了下去。2、捡钱)

发菩提心,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这是慈悲。

行一切善,内除贪爱,
外行布施,这是圆融。

离一切相,心包太虚,
量周沙界,这是宏博。

  《金刚经》蕴含的思想甚深广大,今天只是挂一漏万肤浅地分享。正如禅语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境界层层叠叠,山重水复,彻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只要修学,必有收获。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相信今天的讲经交流一定会丰富佛教文化的天地,鼓励我们每一位佛子依教修学增长智慧,从而为人民,为民族,为祖国奉献应有的力量。以顺口溜,祝愿大家自在吉祥,无有烦恼。阿弥陀佛!

雪窦风情好,人来莫嫌早。
一见弥勒佛,哪还有烦恼?
                                     ——来源: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