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回眸 | 杭州灵隐寺文化立寺 彰显魅力④

编辑:王华 日期:2020-01-02 13:51

 

新的钟声,新的一年。

新的祝福,新的期待。

  新的钟声,新的一年。新的祝福,新的期待。2019年,在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中渐渐远去了,202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年。杭州灵隐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从寺院管理到僧才培养,从文化立寺到对外交流,从慈善公益到普法宣传,从志工团队建设到人间佛教弘扬,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丰硕成果。



  寺院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寺院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佛教的文化内涵、教义传播以及社会形象。

  杭州灵隐寺坚持文化立寺,佛教节庆活动注重突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性、民俗性和大众性特点,以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地创新文化传播新模式。



 
传播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灵隐文化内涵



  云林国学班 
  云林国学班,品承经典,浸润众生。云林书院全年开展五期国学班培训,600多人次参加国学班学习,课程涵盖儒释道经典解读和欣赏。


 


  灵隐佛教文化论坛
  5月和11月,分别举办"第八届灵隐佛教文化论坛——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15周年及桂琛禅师诞辰1152周年学术研讨会"和"第九届灵隐佛教文化论坛——纪念通惠赞宁大师诞辰1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近80篇,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推动并促进佛教中国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佛教图书分类编目
  3月12至16日,灵隐寺举办第二期佛教图书馆分类编目研修班,同时召开第一届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会议和《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座谈会,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增进佛教图书馆间的交流与联系,推动我国佛教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宗旨 
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

  灵隐寺一直以传播传统文化、教化社会、提高国民素养为宗旨,致力打造传统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2019年,灵隐寺在探究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与形式方面作出探索。
 
  ①公益文化走读项目 探寻历史文脉
  云林书院发起公益文化走读项目,以专家资源、详细史料为依托,推出"上香古道"、"灵鹫飞来"、"北山拾遗"等8条佛教文化走读线路,地理范围涵盖西湖主要世界文化遗迹,走读内容包括杭州寺院人文历史参观以及散落于群山之间的佛教文化遗迹的怀古体验,550多人参与走读活动。同时,还对首批云林文化导读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②走进街道社区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灵隐寺与街道社区合作举办了多个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与街道书画社共同成立了"云林书画联谊会";举办"千江印月——第四届云林书画公益联展";云林书院、禅茶研究中心携手上城区清波街道、南宋皇城小镇管委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主题为"南宋风情•茶趣人生"的茶会。


 
 

  ③"云林书藏"漂流书架走进社区
  云林图书馆积极开展"云林书藏"进社区的活动,促进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2019年在社区设立漂流书架10处,跟踪服务往年漂流书架运行情况。同时,还积极与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中心合作,筹建灵隐电子图书馆及数据库的开发工作,运用现代高科技平台弘扬佛法。



 
挖掘禅茶文化内涵
提升中华文化自信




  迎新围炉普茶会
  2月2日晚,杭州灵隐寺举行"辞旧迎新围炉普茶会"。常住法师、善信大德欢聚一堂,互致新春问候。围炉普茶会上,表彰了在弘法利生、文化建设、慈善公益、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禅茶研究中心"揭牌
  3月23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工作年会暨"禅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灵隐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挖掘禅茶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提升茶文化的新思路,借助悠远的茶韵,远播中华禅茶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自信"。


 
  

  "茶与禅"学术研讨会
  6月24日,"茶与禅"学术研讨会,收集的论文汇聚了茶禅研究领域众多学术成果。



  "禅茶三日"研学班
  灵隐寺调整禅茶研究中心的培训模式,举办了二期"禅茶三日"研学班,百余名学员在寺院体验禅与茶的文化魅力与内涵。



  云林茶会
  云林茶会是灵隐寺的文化品牌,每年举行春秋两季茶会和各类主题的节庆茶会。2019年,灵隐寺在恢复寺院普茶传统,建立寺院禅茶标准,诠释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提升禅茶文化理论研究水平,培养禅茶文化的群众基础等方面作出了努力。


 

 
节庆文化活动 活力四溢

  新年元旦,灵隐寺吉祥喜庆的祝贺年历,触燃各大媒体,红遍杭城。火红的年历、热腾腾的腊八粥,传递着传统民俗深厚文化的底蕴和感恩众生成就的温暖。


 

  腊八奉粥 弘扬传统文化
  腊八节,灵隐寺以讲经、传供、奉粥的方式,感恩佛陀、感恩三宝,社会大众共同分享佛陀成道之喜,学佛之理,行佛之道。


 
 


  腊八送粥30多万份,借助媒体和邮政的力量,优先选择公益慈善、爱心福利机构、学校医院以及老年人集中的社区发放,灵隐腊八文化进乡村。



  "腊八节习俗"在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2019年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进度。

  佛诞浴佛 慈善福慧行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祈福法会、"东南佛国福慧行"托钵行脚、千僧斋等活动,将二千多年前佛陀时代的古老传统与佛教慈善事业紧密相连,使其在新的时代注入新的意义。


 


  盂兰盆节 畅扬慈孝风尚
  8月15日(己亥农历七月十五),时逢佛教重大节日之一"盂兰盆节",亦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报父母恩日。灵隐寺依照佛教仪规,隆重举行放生、盂兰盆供、诵经供斋、放瑜伽焰口等诸多法事活动。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祈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弘慈孝之美,传中华美德。灵隐寺连续多年发起举办中华慈孝文化节活动。8月17日,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启幕,以多元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阐释慈孝文化,"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慈孝人物颁奖盛典"、"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论坛"和"中华慈孝感恩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向社会树立"慈孝"典型,弘扬慈孝之风,彰显人间大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近年来,腊月初八佛陀成道日施送腊八粥、四月初八佛诞日托钵行脚慈善行、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评选全国慈孝人物等三大节庆活动形成品牌,影响面扩大到全国。


 
 

 
梵呗咏唱 保护传承


  中国佛教梵呗培训班
  为彰显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佛教对外文化交流,同时配合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的召开,6月12日,灵隐寺承办的"中国佛教梵呗培训班"正式开班,60位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市。


 

  培训班聘请国内濮存晰等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佛教协会心澄副会长等教内大德授课,师资力量强大。


 

  灵隐寺还开办常住法师梵呗学习班,培养梵呗僧才,收集整理梵呗曲谱。制订梵呗艺术长期保护计划,通过完善传承机制,为梵呗艺术的传承积蓄重要的保护力量,使梵呗永续传唱、发扬光大,从而丰富和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佛教梵呗培训班学员和濮存晰合影留念

 
素食文化 彰显魅力



  素食厨艺竞赛
  1月25日下午,灵隐寺举办素食厨艺竞赛。厨艺竞赛以"特色、创新、健康"为主题,四个素食烹饪制作团队30多位大厨向众人展示灵隐寺精湛的素食制作厨艺。40多道灵隐寺的精美素食,让评委和观摩者赞叹不已。光泉大和尚对参赛厨师提出要求,应以培福之心,传承佛教素食文化,创新寺院素食菜谱,调和众口,发心为常住僧众和社会大众服务。


 
 

  中西方素食文化品鉴
  8月11日,中西方素食文化分享品鉴活动在灵隐寺举行。中西方素食文化推广专家、学者和素食菜肴制作大厨汇聚一堂,就饮食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弗里德曼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国外公共卫生和大学餐饮革命、培育健康可持续餐饮文化、国际营养学前沿资讯等。米其林大厨安妮塔·洛、耶鲁后勤顾问伊丽莎白·福克,与杭州灵隐寺斋菜制作大厨进行交流互动,就地取材,制作素食西餐,希望进一步加强中西方素食文化交流,促进健康膳食与环境保护事业。


 
 

 
棋禅文化 尚德启智



  杭州佛教围棋文化交流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承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所倡导的"见棋不是棋"棋禅理念,依托千年古刹灵隐寺的社会人文特质,遵循"恢复、继承、弘扬"的原则,使棋禅文化走出灵隐,走出国门,积极开展棋禅文化传播活动,增进了佛教界与围棋界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示当代出家僧人参与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的新形象。

  "云林杯"新春围棋联棋赛
  2月23日-24日,千佛迎春·纹枰问道,暨"云林杯"第十一届新春祈福围棋三人联棋赛在灵隐寺举行。6名围棋世界冠军、20多名职业高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业余棋手32支棋队云聚一堂,以棋会友。




  围棋启蒙班开班
  5月10日,云林围棋启蒙班在灵隐寺开班。本次招收了寺院19名对围棋有浓厚兴趣的法师为学员,今后将参加段位考核,颁发相应证书。开办围棋启蒙班旨在让更多对围棋有兴趣的法师系统学习围棋文化,扩大对外交流,传播棋禅理念。


 

  五台山棋禅大赛获奖
  9月22日,在首届五台山棋禅大赛上,灵隐寺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队荣获一等奖。




  2019"云林棋禅雅会"
  11月2日至3日,国内8所著名高校、4座寺院,80多位围棋职业和业余棋手,共聚千年古刹灵隐寺,参加"云林坐隐·棋禅印心"暨中国著名高校 2019云林棋禅雅会。



  云林文化论坛、云林棋院、云林茶会、云林禅修、云林素食等活动,精彩纷呈,迭连不断,充分展示灵隐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丰富、发展、践行"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




编辑 | 王华
责编 | 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