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佛教道场为何称为“寺”?

编辑:两车 日期:2023-12-13 09:09


提起“寺”字,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佛教。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寺”是中国本土的名词,和佛教原本并无关系。那么“寺”究竟是什么含义?又是怎么变成佛教道场专用名词的呢?


事实上,“寺”最初是指的是九个国家部门,也就是九寺。古时在皇帝之下有三公,三公之下又有九卿,以辅佐三公、分治朝政,九卿的官邸便称为“寺”。一个寺相当于一个部门,就好像现在的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法院等,这九部皆称为“寺”。

而寺从国家部门转而称为佛教道场的名称,则不得从佛教传入中国的“白马驮经”说起了。


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于夜晚睡梦中见到一位全身金色的神人,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第二天朝会上,他便问群臣:“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赴西域求法。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遇见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邀请二师来汉地传播佛教。二师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

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因为是重要的外宾,便将他们安置在当时的外交部——鸿胪寺。次年,汉明帝就建了座白马寺,用“白马”来纪念驮经西来白马的功劳,并沿用“鸿胪寺”的“寺”,以高僧为西来之客,仍以对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们。白马寺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寺”,两位高僧就此在白马寺展开了一系列工作,而白马寺也就成了国家佛学教育部。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


三国中后期,曹丕为了分散丞相的权威,就大力提携底层部门,丞相下属的九寺地位便因此下降。到了南北朝时期,九卿已逐渐被各种新兴职务和部门所取代。相反,由于佛教盛行,佛寺从最开始的半官方教育局,演变为对所有僧尼道场的称呼。而九大部门虽然一直流传,却已不再被多数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