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三十七道品——七觉支

编辑:两车 日期:2021-11-08



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


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梵语“菩提”,此云觉,故名七觉分。“支”也是分,支流、分类之意。括号内小注中每一觉支以一字代表,详称则为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或作猗觉支、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七觉支排法,各部经论不大相同,这里“念”列前,大致和《华严经》相同,有些地方则将念列在最后。这里,先按文简明七觉支的意义,再来说明排列先后的义理何在。



“念”觉支:

念,运用以下六觉支方法,修行时昏沉重,就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对治。散乱心重,则用轻安、定、舍觉支。有些地方“念”排最后,原因在此,为对治、运用故。这里念列首,后之六觉支尚未明白,较为难懂。


“择”法觉支:

择,选择。法,法门。学佛必须择一法门用功,如果按三十七道品对位言,就是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下这么长的工夫,还不能入理见道,就须以七觉支鞭策,再接再厉,令悟四谛理,见道证初果。


因此,三十七道品,除四念处、四正勤外,并非统统皆用。现说择法觉支,修学佛法,当善分别真伪,选择真正佛法修行。例如外道也有修行方法,也有打坐方法,须有智慧加以拣择,觉察所修法门,是不是正法,这很重要。


“进”觉支:

既然选定了真正的修行法门,就要朝断惑了生死迈进,努力加功用行,即前之四正勤,使令入理。


“喜”觉支:

即平素说的法喜充满。修学佛法,经过一段时间,得到真正受用,心很欢喜,便是喜觉分。“觉”觉察、观察。得法喜时,须观察所得法喜,是不是与正法相应?有人打坐不久,全身摇动,误以为坐功有成,将发神通,高兴极了,不知是魔,若不能对治,必定着魔,非常危险。因此,须观察法喜,是否合乎圣教量,或请教善知识证明,以免误入歧途。



“轻安”觉支:

七觉支中,只这一觉支有三名,除轻安觉支外,另有“除”觉支,《华严经》是“猗”觉支,猗是喜悦,也是消除之意,这些不同名相,须加研究,方能明白。


“轻安”较易了解,因依前说修行,得法喜充满,觉得身心很安定舒服。“除”觉分,显示轻安的原因,因为能除烦恼,起码能伏惑,令贪、瞋、痴不起现行。如禅堂坐香,一坐两小时,初学很辛苦,脚痛难受。忍耐坐久,真正会用功,两个小时像几分钟,便是轻安,心地清凉欢喜,较喜更进一步。


“定”觉支:

指前面修法成就。正修禅定或得定时,要善能观察,不贪着禅定境界。求出世间,修九次第定,经四禅八定不贪着禅境,便是定觉支。


定、舍相关,若察觉对四禅八定生爱着,变成味禅,必须舍,才说舍觉分,这是定之后的舍。有些是舍在定之前,意思又不同,那是对过去、现在、未来境界,生爱着心都须舍,不可贪着,如前几天到某地方,第一次吃某道菜很合胃口,念念不忘,这要不得,须舍之。对目前环境很满意生爱着,也要舍。凡对过、现、未三际之事生爱着,必障碍修行,故非舍不可。


“舍”觉支:

舍觉支对治妄念的说法,初学者较受用,因我们根本未得禅定,别说对禅定生爱着,连禅定的梦也没作过,别说梦,连道理也还不懂,什么是初禅?怎么修才能到初禅?学都没学遑论得!若非修禅定者,舍觉支不是没用吗?因此,我们浅讲,作对治烦恼方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毒生起,妄想现前,好好对治舍除。


“舍”范围很广,学佛简单说学舍。世间人患得患失,得不到,想办法得到,一旦得了又怕失掉,很痛苦!学佛者随顺因缘,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便是舍的工夫。修行欲向上升华,也要学舍,像上楼梯,步步须舍,方能更上一层,所以,晓得用“舍”,身心自在,舍觉分很有意义。


七觉支择、进、喜,主要对治昏沉。除、舍、定对治散乱。念觉支功用是运用前六觉支以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