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世音菩萨,悲心救苦,不舍众生,何止在极乐世界,现菩萨身,助佛教化,亦于十方佛前,以菩萨身,大作佛事。释尊当日在印度示现成佛时,观世音菩萨,亦同时垂迹娑婆,现菩萨身,助佛教化。
众所周知而又能受持读诵的大悲咒,是当日释尊驾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时,观世音菩萨于释尊前说的。经云:“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
补陀落迦山,梵文POTALAKA,音译补陀落迦山,或补但洛迦山,或普陀落迦山,译名海岛山,或小白华山,又名光明山。此山位于海岛,岛上满布小白华,清香美丽,观世音菩萨住此山中,常放光明,表示大悲光明,普门示现,因而得名。

则梵法师-十一面观音-纸本
印度补怛洛伽山
《华严经》说:“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山,彼有菩萨名观世音自在。”又云:
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
华果树林香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
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善财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渐至此山:“见其山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翡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伽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

源心法师-潮音洞里慈悲相-纸本
浙江普陀洛迦山
佛法东来,观世音菩萨又在浙江南海普陀山,建立行化道场。据说南北朝时代,大约梁明贞年间,日本有一位慧谔和尚,到中国求佛法,于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时,看见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清净庄严,非常喜欢,欲请回日本供养,又恐住持不允,结果不与而取,立即买舟东渡,欲回日本。
当船行至浙江舟山群岛,新罗礁附近,忽见海中出现无数铁莲华,阻挡船只,不能前进。如是三日三夜,船只不能通过,因此祷告菩萨说:“假使日本众生,无缘见您,当随所向,弟子即于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祷毕舟行,竟至潮音洞边停下。
当时慧谔和尚,弃舟登山,见一渔翁,说明来意,渔翁大受感动,将房舍让出,供奉观音,名“不肯去观音院”。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第一代的开山祖师。由是可知,观世音菩萨大有来历,何止是一生补处菩萨,而且是佛道中再来的菩萨。

班马法师-观音菩萨-纸本
此外,有说西藏的布达拉宫,日本的那智山青岸渡寺,还有韩国的洛山寺等,都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事实上,菩萨悲心救苦,不舍任何众生,有机则应,无感不通,凡供养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佛教寺院,无不皆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凡有苦难灾患之处,无论此界他方,皆有补陀洛迦山。苦恼众生,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无不寻声救苦,令得安乐。可谓圣迹处处,并不限于补陀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