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有势不临难⑨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4-22 15:15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有势不临难】
 
  有势不临难,这个跟上面的"被辱不嗔难",刚好相反。由于我们是弱小,被人家欺负,没有办法反抗他,往往怀恨在心,一旦有了力量,非加以报复不可。也有许多人,多少会有一种觉得别人高高在上,自己也不甘卑微的心态,一朝掌握大权,难免就要向属下发号施令,作威作福,因此,佛陀接着又说"有势不临难"。
 
  世间有权有势之人,或是贵族、或是官宦,能够不仗势欺人,不欺弱附强,不滥用职权,是很艰难的事。
 
【有势】
 
  势,就是势力,一股力量,好象世间很有钱,是一种财力,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什么问题好象都可以解决了,所以有钱,就有财势。做官的有权,就有权势,所以有权在手,就可以随心所欲,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有武力,也有力量可以征服人家,这就是有势。有势,就有优越的地位。
 
【临】
 
  临,居高临下,站在高处俯视一切,含有一种压迫他人的意味,因此,一个居高在上的人,他有权力、有财力,或者有武力,就难免不会有"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的行为,这就是仗势欺人。
 
  有大权的人,如果抱着慈悲、容忍的心,能够尊重别人,宽大为怀,体谅人家,不骄傲,不炫耀,不滥用自己的权力,这是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的。
 
  另一方面,要是权力摆在你跟前而不去争取,视"富贵如浮云",看"势力如敝屣",也实在是很难的,所以说"有势不临难"。
 
  一个学佛的人,在这方面要有特别修养的功夫,必须学习超越凡夫的心地,追求希圣希贤的境界,"有势不临"就不难了。

有势不临的故事


 
  有一个翰林官叫舒芬,他虽然是个文官,可是在皇帝的左右,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很有势力。
 
  有一天,他在京城突然接到了万分火急的家书,连忙拆开,一看,原来是投诉他的邻居要建一座墙,竟侵占了他家的地皮,未免太可恶了,希望他凭着优越的官势,给对方一点颜色看,好好地教训一番。
 
  谁知舒芬看后,居然一笑置之,并没有采取行动,只是写了一首诗答覆家人,于无形中把一场纠纷解决了。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几分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是说:你们这么辛辛苦苦地从千里之外,急如星火地寄了一封信来,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原来只是为了一堵墙在那儿争夺不休。我们家有的是地,不要说只被他占了一点点,就算是让给他几分也没有关系啊!为什么我们要忍让呢?你们看看,当年最有势力的秦始皇,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他想长生不老,想做万古千秋的皇帝,希望永远拥有江山,他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做皇帝,谁知道只传到第二代,他的天下就完了,而他所建筑的万里长城,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看破一点、忍让一点,不要计较,不要为了一堵墙而跟人家争执不休。
 
  翰林舒芬,不仗势凌人,可见如果仁心宅厚,"有势不临"并不难。

高則身危 如履薄冰


 
  有权利在手,要奖罚分明,不可滥用权利,不可伤害无辜弱小。今生有权势之贵人,大多都是前世,上恭敬圣贤父老,下提携孤寡弱势群体,而感得的福德威势,今生若不依势培福,福尽权失之时,反而遭到众人唾弃嘲笑。
   
  得势之人,应时时谨慎言行,位高則身危,如履薄冰。官场上最避讳的就是功高震主。在事业达到最颠峰之际,需懂得收敛一已的锋芒而持盈保泰。做官难,做大官更难。"居高履危,而能善终者鲜。"需有进退之道、忧患意识。
 
  无势弱势之人,不攀附权贵,专营投机,真能不巴结有势力的权贵,也是件很难作到的事。
 
  当别人失势败落时,不兴灾乐祸、亦不出言讥讽嘲笑、并能生起同情心,也是件很难作到的事。
 
  修道之人,不论出家在家,面对大众,皆应一视同仁,心中不可存有高低贵贱之分,心不随境转,世间一切轮回万相,不可影响自心,心应恒常清净,安著恒常安乐的法喜之中。

(待续)
 


★ 往期回顾 ★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贫穷布施难①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豪贵学道难②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弃命必死难③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得睹佛经难④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生值佛世难⑤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忍色忍欲难⑥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见好不求难⑦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被辱不嗔难⑧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