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 | 善恶并明——以十事为善①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4-04 16:42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
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
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偈颂大意
 
  佛陀这样说过:众生的善行表现在十个方面,恶行也表现在十个方面。哪十个方面呢?所谓的身三、口四和意三。身三就是指杀害生命、偷盗财物和放纵淫欲;口四就是指搬弄是非、脏话骂人、说假话和花言巧语;意三就是指嫉妒、忿恨和愚痴。这十个方面的表现,不符合圣人的解脱之道,所以叫做十种恶行。倘若不做这十种恶行,就叫做十种善行了。


 
偈颂简释
 
  本章对于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也就是把好的和坏的,两方面的定义,分别加以说明。 
 
  我们要知道,在每天日常生活当中,都出不了举止行动、讲话、思想这些活动,佛教称为身、口、意三业。而且从身口意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既可以表现十种好的,也可以表现十种恶的。善恶的体性,本来是没有固定的,本性是空的,就是看我们究竟是要做好?或者做坏?象我们的手掌一样──犹如反掌,你要做善的,就是善,你要作恶,就是恶,本章就是专门阐释这个道理。 


 
  "佛言":佛告诉我们。告诉我们什么呢?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什么叫"众生"
 
  什么叫众生?众生是佛教专有名词,它在印度称为"萨缍",我们念《心经》,念到"菩提萨缍"。萨缍,把它译成中国话,就是众生。有的经典译为有情众生、或是含识、群生,这里可以把它译成众生。


 
众生的含义有三 
  1.众缘所生:
  人出生,到这个世间,是从何而来的呢?由父精母血、我们的第八识,还有五蕴四大许许多多的因缘合在一起,才有我们这个"人"生存到世界上来,所以称为众缘所生。 

  2.众处受生
  我们死了以后,生命并不就完了。死,只是换了一个环境和躯壳。现在我们做人行善、修五戒,将来还会来做人的,你要是修十善,将来生到天上去。你如果造罪恶,将来堕入地狱,或者畜牲里面去。我们死后受生,没有固定的处所,这一生做人,来生不是永远做人的,也不是永远做畜牲的,所受生的地方不一样,所以称为众处受生。 

  3.众多生死
  一个人,有生必有死,没有永远不死的人,所以佛教讲:一个人如果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其他的净土去,或者是证得阿罗汉果,一期生命结束以后,随着他的业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远不停的,所以,我们有好多的生死,现在生到人间,将来生到天上,说不定又堕入三恶道里面去,这样,有众多的生死,称为众生。 

  有情众生,这一翻译可以说涵盖了一切有知觉,有执着情感的生物,表示和没有知觉感情的自然界的无机生物不一样。
 
  佛说:我们做一个人,有十样的事情是可以做好的,同时也会变成坏的(恶的),所以对于什么叫善?什么是恶?我们必须有所认识。 


 
善与恶的定义
 
  善与恶的定义,依佛经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四点: 
  1.从心理方面说
  譬如说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怀着一种惭愧心、羞耻心去做,这样的心理是善的,反过来说,要是没有这种惭愧心,一个人就会无恶不作,这就是恶的了。 
 
  2.从理性方面说
  善是一种赞美之词,譬如我们夸奖人家:"啊!你真好呀!""你做得很对呀!"恶,是赞美的反面,是一种毁訾之词,譬如说:"哼!你真是坏透了!""你怎么这样坏啊!"这就是恶了。在《本业璎珞经》中说:"顺理曰善,乖背曰恶。"就是顺着情理,合乎道理的,就是善;反过来说,乖张、违背情理的,就是恶了。 
 
  3.从效果方面说
  我们每做一件事,要看它的效果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这件事情做过以后,结果是好或者是坏呢?如《成唯识论》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乃至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我们做一件事,凡是对自己有利益,对大家也有利益,这是善的。今生有利益,来世也有利益的,这也是善的。反过来说,事情做了以后,对自己既没有利益,对别人也没有好处。这一辈子做坏事没有好处,将来死了,转个面目来,还是不会好的,那就是不善了。 
 
  4.从行为方面说
  佛讲众生以十事为善,以十事为恶,就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行为所表现的,在我们的身体、嘴巴(言语)和思想所表现的。本章就是解释这个道理。 


 
  经文说:"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究竟是那十种呢?"身三、口四、意三",在我们的行为上有三种,在我们语言上有四种,在我们心理上有三种。
 
(待续)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