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一寺一书室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5-30 09:48

 

  编者按
  每一张照片,或是一个历史瞬间,或是一个时代符号,或是一段温暖光阴的记忆,叙述一段段往事。在杭州灵隐寺佛教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下,您一定会许多收获。请你一起来抒写"我与灵隐的故事"。图片和文档,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来稿请投邮箱:1723693775@qq.com。
 
  由杭州灵隐寺、都市快报社联合主办,杭州风行视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影像·记忆·感恩杭州——我与灵隐"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许多民众积极投稿。他们用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眼里的灵隐。今天刊登山西省太原市宋雷的来稿《一市一寺一书室》。



  在如我这外地人的眼里,杭州是景区多、名胜多、文物多、故居多,尤其是西湖周边,说是三步一故事,五步一胜迹,确实不为过。距西湖不远处,飞来峰下的千年古刹灵隐寺便是其中之一。
 
  在我的老家有句俗话:看景不如听景。我对灵隐寺的最初印象就是听来的,是在听南怀瑾先生讲课录音时,他老人家多次提及济公和尚与灵隐寺的故事,多次讲到灵隐寺的神奇与文化,绘声绘色,妙不可言。于是,杭州灵隐寺便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记。


 
  2005年深秋,正值杭州旅游的黄金季节,我也赶来凑热闹,首次踏入灵隐寺的山门。然而,因为那是一趟纯粹的跟团旅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按时按点,分秒必争,感觉并不是在观光,而是像马拉松比赛似的。加之我们团没有请讲解员讲解,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游客众多,连张照片都没拍成。回到酒店,许多人直叹息:"真是看景不如听景啊!"
 
  首次游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首次慕名造访灵隐寺,难道真只有"看景不如听景"之缘吗?其实也不尽然,至少对我与灵隐寺的缘分并未到此为止。



  2014年9月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杭州灵隐寺"《云林图书分类法》修订研讨会"开始征稿的消息。我抱着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的态度,广泛收集资料,精心撰写论文,荣幸的是论文被审核通过,我接到了正式的参会邀请函。
 
  开会那天,我选了最早的一趟航班,从太原直飞杭州,到灵隐寺报到后,急切地拎着相机在寺院里转了起来,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寻找那游戏神通的济公殿,一会儿步入神奇的罗汉堂,一会儿又顶礼庄严的大雄宝殿……



  一边参访,一边拍摄,只要允许拍照的建筑、佛像、僧人、景物等都想好奇地收入视线。不知不觉中,整整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简单用过晚餐后,我又投入到灵隐寺的夜景拍摄之中,真想"让我一次看个够"!
 
  当然,最让我感兴趣又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座古色古香、坐落于药师殿西侧的云林图书馆。别看她深藏于寺院的西边,为一般游客所不注目,但她却大有来头。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阮元任浙江巡抚时,便在灵隐寺大悲佛阁后建造大木橱70个用来藏书,后又鼓励浙江的官员、士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献书,以供藏书与阅读之需。这些书橱以唐人"鹫岭郁岧嶤"的诗按字编号,一字一橱,并挑选灵隐寺寺僧玉峰、偶然负责登记书籍和保管钥匙,还刻了一枚铜章,将收藏之书逐一盖印。又造大阁匾,上书"灵隐书藏"四个大字,挂在佛阁正面的门楣之上。



  云林书院初具规模后,阮元还以一省巡抚之尊,亲自制定了《书藏条例》,其中规定:"烟灯毋许近楼"、"书既入藏,不许复出"、"寺僧有鬻借霉乱者,外人有携窃涂损者,皆究之。"并撰《杭州灵隐书藏记》以记之。足见这位巡抚大人对此事的用心与重视。
 
  实际上,"灵隐书藏"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在佛教寺院里设立的公共图书馆,有场所设备,有专人管理,有借阅制度与馆名,已具备现代图书馆的雏形,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世纪90年代末,灵隐寺恢复"灵隐书藏"传统,创建了"云林图书馆"。自光泉法师主持灵隐寺以来,以弘扬佛教等传统文化为己任,云林图书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发展。



  今天的云林图书馆,馆藏文献分为图书、报刊和声像资料三部分,现有藏书3万余册。图书以佛教类为主,社科类为辅。特别是佛教类图书,教理教义,经、律、论三藏,布教、仪注,佛教宗派、佛教寺志、佛教史志、高僧传记、印度佛教等都有丰富的馆藏。仅大藏经类就有《大正藏》《乾隆大藏经》《敦煌大藏经》《高丽大藏经》《频伽大藏经》等十几种之多。
 
  我此次来参加的"《云林图书分类法》修订暨中国佛教图书馆管理研讨会"就是由云林图书馆召集承办的。



  返程的时候到了,我背上摄影包来到图书馆,与馆长文海法师道别。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云林图书馆,告别了灵隐寺。到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后,我在赶往安检口的大厅时,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个标有灵隐寺图书馆的流动书屋。当时,我既很惊喜,又倍感亲切,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冲冲地忙给文海法师打电话,没想到他却一点都不激动,电话里淡淡地说:"是我们搞的公益流动书屋,放了很长时间啦。"
 
  不知是我少见多怪,还是文海法师虚怀若谷,总之,收获满满,受益匪浅的第二次灵隐之行,就这样结束了。不过,那寺院深处的木结构图书馆,那馆前"续佛慧命"的金色匾额,还有萧山国际机场候机楼里那充盈着书香的流动书屋,怕是在有生之年不会忘记了吧。



  ▲这次"《云林图书分类法》修订暨中国佛教图书馆管理研讨会"期间,我(作者宋雷、右一)还与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左一)合影留念。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寺院方丈单独合影,深感荣幸,事后倍加珍借。合影过后,我还与光泉大和尚攀谈起有关腊八节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因为他当时正在推动这项工作。我对他竭尽全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由衷赞叹。(拍摄时间:2015年3月26日)



  ▲就在"《云林图书分类法》修订暨中国佛教图书馆管理研讨会"报到之日,我(作者宋雷、左一)便与灵隐寺云林图书馆馆长文海法师(右一)合影,他是此次研讨会第一位与我接洽的法师。早在我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文海法师就认真负责地给我寄上了旧版《云林图书分类法》等资料供参考,报到时又亲自接待,安排食宿与会务。文海法师在图书馆既当馆长,又当管理员,讷于言而敏于行,无愧是僧人的典范。(拍摄时间:2015年3月25日)



  ▲现今的灵隐寺云林图书馆,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坐北向南,是一座砖、石、木结构的二层阁楼式建筑,一层伸展外拓,二层内敛回收,窗户外开,气流通畅,不失为藏书的理想之所。从灵隐寺的全部建筑看,云林图书馆并不突出,但她却珍藏着"续佛慧命"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图为我在寺院西端拍摄的图书馆俯视片。(拍摄时间:2015年3月25日)



  ▲古有藏经楼,今置图书馆。从灵隐寺藏经楼的建筑看,便可知这座千年古刹的文化底蕴了!(拍摄时间:2015年3月25日)

★ 往期回顾 ★
●征稿|影像 · 记忆 · 感恩杭州——我与灵隐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听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时的乳牙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清明的思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子的合影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求子如愿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感悟清凉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告慰奶奶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阿姨在哪里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捐赠的匾额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妈妈的礼物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空烟渡远钟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父母的爱情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再逢灵隐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感恩弥勒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云林的怀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的冲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与时俱进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回家的路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海众安和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家中小阁楼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云林的雪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放手不失去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的佛缘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①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②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③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一堂茶修课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菩萨就在身边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相遇是缘起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涉水千万为你来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珍藏的老照片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成长的心路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缘来在此



供稿 | 宋雷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